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2018年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细颗粒物(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2019年4月与2013年4月同期相比,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下降28.4%、27.6%、78.8%,改善幅度明显。济南市环境监测监测中心站围绕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监测和研究工作,多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服务我市大气环境治理,为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2013年雾霾中的泉城广场
2018年蓝天白云笼罩下的泉城广场
建立了涵盖我市全区域的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网络,建成171个空气自动监测站、4个重点企业子站和2000个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可以精准地监测全市各个区域和重点企业、重点路段的空气质量状况,全面反映各个区域和关键点位的空气质量状况。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张怀成站长察看环境空气监测子站
构建大气颗粒物和臭氧污染监测体系,全市171个空气监测子站实现了对全市PM10和PM2.5的全面监测,4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建设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系统,连同搭建起的全国第一台大气复合污染移动监测平台,开展大气颗粒物在线来源解析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在线监测,形成了我市颗粒物和臭氧监测体系。
建立了覆盖全市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自动监控网络。建立了521套污染源自监控设备监控全市248家污染源企业,实现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全天候监测,监控污染设施正常运转,防止企业出现偷排现象。
监测人员在黄台电厂20米烟道采样平台进行废气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开展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因研究提出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建议。持续开展我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解析出不同年份我市PM10和PM2.5污染来源贡献比重,为我市采取控车、抑尘等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提出环境空气管理针对措施。完成大气治理相关研究项目“济南市清洁空气行动战略与政策研究”“城市清洁空气规划与管理工具研究及应用”和“济南市城市规划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指导了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实践;开展山济南市大气防治对策研究,找准我市大气污染的症结,提出环境空气管理目标指标和针对措施。
开展臭氧污染调查和控制对策研究。组织开展VOCs监测和研究,组建以博士团队为技术力量的臭氧污染研究小组,对我市臭氧污染特征与成因进行研究。开展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一厂一策”调查研究,掌握化工、炼油、印染、涂装、制药和印染等行业企业VOCs产排污特性,确定企业VOCs排放特征和污染防治重点,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源头治理提供技术导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我省出台全国首份相关试行意见,法院受理4起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已受理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件。发布会通报了公益诉讼案件审理最新进展情况,去年受理各类环境公益诉讼案件91件,结案56件,有力地保护了环境公...[详细]
4日,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历山北路站已经开始建设。4日上午,市民观察团和媒体代表先后来到2号线王府庄车辆段、腊山站和历山北路站施工现场,了解2号线施工情况。截至目前,王府庄车辆段、姜家庄停车场及19个站点主体已全部进场施工,累计完成房屋拆除约17万平方米。[详细]
济南“国棉四厂”辉煌历史 曾为抗美援朝捐过战斗机。济南的机器纺织业发端于1915年,1919年建成的鲁丰纱厂,也就是后来的济南“国棉一厂”[详细]
6月4日下午,挪威教育研究部一行参观访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与青岛主要涉海高校院所和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期待推动挪威先进的技术成果在青落地转化。[详细]
山东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推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经省委同意,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省纪委省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详细]
4人中毒身亡,山东省政府起诉涉事企业索赔2.3亿原标题 4人中毒身亡,山东省政府提起诉讼,要求企业赔偿2.3亿6月4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8年度山东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其中,作为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市首次以赔偿权利人身份提起的一起生态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