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聊城是这样做的……

2019-05-30 09:2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立红

  大众网·海报新闻聊城5月30日讯(记者 李立红) 日前,聊城市人民检察院收到了一份人大代表建议:参考5名临界学生的教育感化过程,形成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临界教育的长效机制。

  这是聊城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成功范例。当地检察机关积极融合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推动未检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有效衔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全面发展。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专题报道组前往聊城,探访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聊城经验”。

  多方合力挽救五名临界学生

  去年初,聊城某职高的8名学生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流向社会。他们或去打零工维持生计,或终日游荡无所事事。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发现其中五个孩子主观恶性较小,仍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他建议检察院进行矫治。

  第一次见到这五个孩子的情景,聊城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郭玉红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本质上都是好孩子,看到他们一时冲动犯下错误,我们觉得非常痛心。”郭玉红说,在与学校老师多次沟通后,检察院联系到聊城市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兼义工团团长冯涛,共同为五个孩子制定了跟踪帮教计划。建立微信帮教群、开展法治讲座、进行道德教育、定期心理检测和辅导、组织全封闭行为矫治夏令营活动……半年跟踪关爱下来,五个孩子的思想发生了质的改变,他们“甚至在做完公益回家的路上,偷偷跑去献血”。2018年9月8日,五个孩子重新回归校园,开启了新的生活。

  

跟踪帮教结束后,五名学生与检察官紧紧相拥。

  今年3月,孙菁向聊城市检察院和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关于在聊城市推广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临界教育的建议”,在总结上述做法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在决定开除前,由当地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联合教育,进行帮教挽救。

  成功跟踪帮教临界学生,这是聊城首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加强临界、类案及特殊群体预防,对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被学校开除的未成年人,聊城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学校、家长,从心理辅导入手,安排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接受法治教育、开展座谈和心理辅导,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进行个案心理辅导或团队心理辅导,并建立档案、长期跟进,提供“一对一、手拉手、心贴心”的服务,促使其回归正途、回归校园,远离违法犯罪。

  已有9名涉罪未成年人考上大学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是大学生。”郭玉红说,这是聊城检察院未检办的工作理念。为此,检察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提效升级。

  检察机关深化与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联动协作,目前,两级检察院共会签司法借助社会力量合作协议8份,建立建成专门社工队伍、法律援助队伍、心理疏导队伍、亲职教育队伍15支,将特殊制度的落实交由专业社会力量承担,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救助困境未成年人、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以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合力。

  另外,为升级观护帮教体系,全市检察机关依托爱心企业、职业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等建成观护帮教基地8处,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建规则意识、修复家庭关系、强化正向引导和培养工作技能。截至目前,一共帮助26名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迷途知返,其中9人顺利考入大学。

  

检察机关为涉案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在升级司法救助体系方面,注重搭建未成年人立体式、全方位救助体系,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向18名涉案未成年人发放救助金46.7万元;借助聊城大学、聊城市心理医院、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力量,针对性开展思想疏导、心理治疗、教育帮扶、身体康复等综合性救助工作106次,取得明显成效。

  实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覆盖

  “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呢?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勇敢地向校园欺凌说‘不’!”在聊城市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检察官正向前来参观的聊城高级财经学校百余名师生讲解法治知识。该校学生科科长邓军告诉记者,全校学生都已安排前来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的事件。

  

在聊城市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检察官向学生们讲解法治知识。黄莹 摄

  搭建法治教育实体平台是聊城检察院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提效升级的重要举措。该基地启用以来,已接待200场、覆盖15000余人。检察院同步开展了“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活动,两级院检察长均受聘法治副校长并现场授课,惠及近万名师生、家长。创新开展法治进校车、进社区、进家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实现了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全覆盖。

  近年来,东昌府区检察院也用心搭建起普法宣传平台。线下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集普法宣传、犯罪预防、社会实践等功能于一体,引导未成年人深入理解并践行“中国梦、法治梦”;线上是“少年法学苑”融媒体矩阵,运用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媒体,打造普法教育新阵地……据东昌府区检察院检察官王玉新介绍,借助“少年法学苑”的优势,东昌府区调动17个部门、622个村居委工作积极性,在全区范围内建成“机关、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协作联动的未成年人教育维权预防网络,开启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模式,护佑辖区30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发布各类信息38000余条,开展线下活动17场,推动未检专项监督8项,未成年人犯罪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率明显下降。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赫洋

推荐阅读
  • 山东影视精品创作及产业发展座谈会举行

    1_副本.jpg

    省委书记刘家义会见与会嘉宾代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宏森,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主持。张宏森代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山东省、青岛市以及各影视制作单位,长期以来对影视剧创作生产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详细]

    05-3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融入环渤海发展 山东五市招引项目到位资金720亿元

    2_副本.jpg

    山东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深度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对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是目前山东融入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详细]

    05-3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 放射状铁路枢纽这样建

    3_副本.jpg

    29日,记者从济南市发改委获悉,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于日前联合批复《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规划年度济南枢纽逐步形成衔接天津、石家庄、邯郸、郑州、徐州、青岛、滨州、莱芜等方向,京沪、石济、胶济、济青、郑济高铁、京沪、邯济、胶...[详细]

    05-30 08-0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聚焦院士青岛行 平台思维让院士港成"创新磁场"

    4_副本.jpg

    院士工作站、院士产业加速器、院士研究院、院士产业核心区试验区、院士智能制造产业区……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大平台,展现在近百名海内外院士面前。[详细]

    05-3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杰出人才|姜滨:只有做到最好 企业才能生存

    白手起家的姜滨以做世界一流产品为梦想,在潍坊创立了歌尔。姜滨将创业初期的这段时光,看作是歌尔无中生有、不断创造梦想的典型时期。伴随着后移动时代到来,姜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打造歌尔智能产业生态。[详细]

    05-3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望岳谈|“勿谓言之不预”,中国什么时候才说这句话

    面对美国挑起的对华经贸摩擦,5月29日,《人民日报》在3版发表《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评论文章。”  结果:54天后,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详细]

    05-3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