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日,中共滨州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关于构建农业技术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我市将以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有关农技人员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农业经营主体、乡镇(街道)、村为签约服务对象,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逐期滚动签约模式,量化服务,加强管理考评,推动农业技术服务下乡进村入户。
坚持规范高效服务,对每名农技签约人员形成年终综合评价结果
构建农业技术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机制,旨在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大力推广绿色高效适用技术,有效提高经营主体、农民群众运用农业技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我市小麦、玉米、棉花、蔬菜、食用菌、杂粮、中草药、冬枣、阳信梨、畜牧、农机等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将与各县(市、区)签约,农业专家与新型经营主体签约,市、县(市、区)农技人员与农业乡镇签约,县、乡农技人员与重点农业村签约,实现县(市、区)有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支撑、主要经营主体有专家指导、重点农业村有包干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可得到技术服务的目标,做到农民需求有明确求助对象、农技人员服务后能追溯服务指导效果。
签约服务人员将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技服务,每人每年指导服务对象不少于50次,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微信群、现场指导等形式,随时为经营主体、镇、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发布关键技术和科技信息,解答农民疑难问题,形成“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互配合、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全市农技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考核监督工作。将对每名农技签约人员对应的服务对象、服务情况、服务效果录入专门系统统一管理,年终形成综合评价结果予以通报。我市将每年开展1-2次集中培训,对签约农技人员的知识进行更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农民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
急需适用技术进企入户,全年将累计培训签约对象5000人次以上
我市构建农业技术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以提供便捷高效适用的农业技术服务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服务进园入企、进村入户,夯实“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的农业技术服务基础。
农技签约人员将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全市农业发展现状,协助签约县(市、区)、镇、村、农业经营主体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确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方向和措施;认真研究、攻关,积极解决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新机制“五新”示范,指导广大农民使用先进技术成果;协助经营主体开拓本地和外地农产品销售市场。
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农技签约人员将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技知识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千名农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等,全年累计培训签约对象5000人次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在签约县(市、区)至少打造一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至少建立一个相关专业微信群;以村为服务对象的签约服务人员在签约村至少培育2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与推广。
签约农技人员有了新舞台,签约对象盼来了及时雨
5月23日上午,在全市构建农技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机制启动仪式上,市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魏德军、食用菌专家苏志坚、农技人员宋元瑞分别与惠民县农业农村局、齐发果蔬、皂户李镇签约,惠民县农技人员王卫东与皂户李镇河西王村签约,成为我市构建农技人员签约服务基层工作机制的首批签约者。
魏德军表示,我市蔬菜产业还明显存在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安全有隐患、设施建造不规范、连作障碍问题突出等发展制约,蔬菜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的状况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下一步,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将上接省创新团队,下连县区农技推广联盟和农业经营主体,聘请国家和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作为顾问,整合滨州市技能型和学术型蔬菜专业人才,努力搞好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参与推动全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宋元瑞表示,今天有幸成为一名签约农技推广员,自己有了实现价值的新舞台。签约后自己将和当地的农技人员紧密合作,做到关键时节常驻村、农民需求常到村、产业发展常联村,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资源优势,为每个村、每个合作社传授种植新技术,探讨产业发展新路径、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让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齐发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元元表示,近几年公司在食用菌新品种培育上缺少技术指导,投入精力大,摸索时间长,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产量、质量达不到预期,我们迫切需要精通食用菌技术的专家给予及时、专业、系统的指导。农技人员签约服务基层,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及时雨,今后有了签约老师苏志坚的帮助,公司将持续加大品种研发力度,让更多营养、美味、健康的食用菌走上消费者餐桌。
河西王村村委会主任王和勋表示,我们村大多数村民科技意识还不强,种植模式还比较老旧,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率低,土地亩产量总是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签约服务为我们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我们将积极配合签约农技人员开展工作,接受农技服务建议,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作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我省正在使用政府引导基金的形式,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投资。日前,由山东省财政厅、潍坊市人民政府、山东财金集团联合举办的山东(潍坊)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项目推介会在潍坊举行,这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面向全省16市开展项目推介...[详细]
沂蒙影视基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总投资2.6亿元,《沂蒙》《永不磨灭的番号》《平原枪声》等300余部红色影视剧在此拍摄完成,成为集影视拍摄、红色旅游、党性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详细]
毕玉遂教授团队凭借环保型发泡剂专利的发明,与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专利技术独占许可协议,价值5.2亿元,其中毕玉遂教授团队分得4个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处长唐少华后来评价说:“经过检索,无氯氟聚氨脂化学发泡剂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发明...[详细]
5月9日一早,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队范来到位于泰安新泰市的“康平纳年产20万吨智能染色园区”建设工地,查看工程进度。2018年7月22日,新泰康平纳年产20万吨智能染色园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1.5亿元,达产后年产色纱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带动就业1500...[详细]
济南,山东这个经济大省的省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日益闪现出生机和活力。2018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把济南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要求济南发挥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详细]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其中“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叫响全国。走进位于城郊接合部的潍坊经济开发区前阙庄村,排排楼房布局优美,公园、文化馆、老年活动室、公共停车位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