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5.20”、“11.11”不仅仅是普通的日期,而是有着丰富审美文化内涵的“网络节日”。它们在众多网民的支持下发展得如火如荼。专家认为,这些节日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淡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弘扬起到一定的融合促进作用。
玫瑰、礼物、领证、婚宴,“520”见证爱情的日子
“早在一周前就开始预定玫瑰了,520这天店里根本就忙不过来,这还是提前一两天就要包好一批,当天还要。”市区一家鲜花店负责人张红(化名)介绍,520前后,自己花店能卖出数百束玫瑰,顾客一般都会选11只玫瑰,每束价格约200元;而更让张红等众多花店老板开心的是,平时7元一支的玫瑰在520当天则能卖到15元。
关于520的由来,还要从一首歌说起。早在1998年,歌手范晓萱唱过一首《数字恋爱》,歌词中将数字“520”被喻成“我爱你”。后来在2005年,音乐人吴玉龙一首网络歌曲《网络情人》走红,将“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早早的都准备好了,买了一套口红,花了一千多吧。”恋爱3年,刘波与女朋友每年都会过520,“女朋友每次很期待5月20日,作为男朋友就是希望能让她开心。”不少情侣更是“下血本”来庆祝520,“买个项链,花了上万元。女朋友给我买了块手表,也花了不少。”恋爱甜蜜期的张建表示,生活需要仪式感,“520恰好提供了这种不可多得见证双方爱情的机会。”
除了送礼过节,不少情侣们更是选择520当天登记结婚。根据统计,每年520当天,济南市都有数百对乃至千对情侣领证结婚,远超平常工作日登记数。陈琳与女友都出生在1989年,这对准夫妻便计划于今年520结婚登记,原本打算在2月份登记的王先生,为了图“我爱你”的谐音,俩人硬是等了3个月。
此外,记者咨询了玉泉森信、鱼翅皇宫等市区几家承办婚宴的大型酒店。相关负责人均表示,“520”当天自家酒店的婚宴宴席都已订满。“有三家都是4个月前就预订了。”泺源大街某酒店婚宴预订部经理说。
是商家捞金的好日子,更是不少情侣甜蜜的负担
几家欢喜几家愁,520也会成为不少人“甜蜜的负担”。“一年大大小小的情人节多达七八个,这还不算女朋友的生日、在一起的纪念日、第几个一百天。”吕朋(化名)说,每年的节日,就是在重复攒钱、挑礼物、送礼物的过程。“如果不送礼物,怕女朋友失望觉得不在乎她,送了礼物没送到心坎里又是一顿数落。”他坦言,520幸福了商家,可苦了广大男同胞。
“这些节日其实就是商家营销的噱头,没有一点属于节日应有的内涵,但是却受人们盲目追捧。”相对于年轻人的热情,人已中年的市民娄女士颇为理智。事实也验证了她的说法。 “5折起”、“满520元,全场享65折”、“情侣购买,满减520元”…各大商场推出的多种以爱的名义进行促销打折等活动,让“520”这个以“我爱你”为主题的节日波涛汹涌般袭来。
19日,在泉城广场一带,某品牌首饰的销售人员早已搭好了广告牌,很多情侣们上前询问。“520就来了,公司在这边搞推销。”销售人员说。从销售记录上来看,该公司半小时就已成交五单生意。
“这是我们公司样品。光盘介绍了我们能承接的婚庆服务。”某婚庆公司销售人员介绍,早上1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已经发出去了一箱请柬;而以前发出一箱请柬,是他一天的工作量。 “爱情历来是商家们促销盈利的主打牌”,济南市婚庆协会工作人员坦言,凡是与爱情相关的节日,商家们从不会错过。“520的火爆与众多商场提前做促销宣传,也有很大关系。”其认为,“520”和情人节、圣诞节一样,早已成为商家吸金的噱头。
经济控制权被放大,网络节日成了“消费文化”
不仅是520网络情人节,记者细数了一下单单一个五月就有517“吃货节”、518“理财节”、521“表白节”、527“爱妻节”等四五个节日。这些节日诞生于网络,大多是根据数字谐音而定义,并没有很深的含义,却颇受年轻人的追捧。
当前社会上已经定型且受到大众认可的节日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二是国家颁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劳动节等;三是西方舶来的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等。
“网络节日不属于这三类中的任何一种,它是在网络时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而兴起的节日。”刘学斌称,网络节日本身也有节日文化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在与文化的结合中,经济的控制权被无限放大,以致这些节日成了新兴的“消费文化””。
这些网络节日的兴起,就是商家通过节日文化本身打造的文化注意力,通过节日文化、节日仪式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使其不自觉地投身到被商家制造的“节日庆典”中。“光棍节”以对现代社会单身男女的关注吸引人们购物,“女生节”(3.7)以对高校女生的关注引起大学生的注意,“网络情人节”(5.20)以谐音“我爱你”的方式吸引情侣之间的消费等。
最典型的莫过于“双11”(单身节)为例。这一民间自发地调侃单身人士的“单身节”,被阿里巴巴加以包装,成了一个全民(网民)的购物狂欢节。
自2009年起,这一天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只停留在单身人士的境遇上,还有各大网络商家的疯狂促销活动以及日益增长的销售数字。从2009年的1亿元,到2013年的350亿元,再到2018年的2135亿元,“双11”创造的销售神话让大众似乎渐渐忘了这一具有调侃意义的休闲节日,而变成了一场疯狂的购物狂欢。
“传统节日带有群体性色彩,而网络节日倡导个性化、私人化。” 刘学斌分析,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之下,提倡消费和享乐,购物、娱乐成为节日庆祝的主要方式,将原有的最初的文化意义简化为吃喝玩乐的物质化享受。
网络节日也是一种理性文化,其出发点仍然是情感的交流
家人团聚?节假日?旅游?经济时代,传统节日难免成为消费的狂欢,过节的方式可以丰富多样,但节日背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却不应该被冷漠和忽视。网络节日作为虚拟的网络文化的一个方面,固有其缺点和不适,但其背后弘扬的却是真善美的传统理念。
以“520网络情人节”为例,情侣们会在5月20日这一天去积极勇敢地表白自己的内心感情,向爱人抒发爱意。尽管“520”传递的是男女爱情,但实际上在这一天,不少子女与父母、朋友之间也会传达爱意,不光是青年人,老年朋友、中年人、小孩也纷纷于这一天在微博、朋友圈“秀”幸福。
山东大学社会学专家张洪英认为:网络节日虽然不像传统节日那么严谨,但其实际上传达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效果是一样的。“520这天,人们不再羞于表达爱情,不再含蓄隐晦地传达对亲人朋友的爱意,它营造的过节氛围,让各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勇敢表达爱与被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中国人的感情表达相对保守、封闭,但网络流行节日从形式上看来缺乏一种仪式感、庄重感,但其出发点仍然是情感的交流与表达。”刘学斌认为,网络节日也是一种理性文化,“网络节日本身就是在网民们有表达价值观、抒发感情、自我宣泄的需求,在传统节日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网民自发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赵卓琪 实习生 贾奥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项目落地,山东正在进行一场大竞赛大比武。” 为了吸引更多的好项目来山东发展,山东省委提出,要拿出统筹资源的真功夫。” 省委要求,各级各部门还应该拿出锤炼作风的真功夫,把“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要求落到实处。[详细]
本报深圳5月19日电山东新媒体大平台海报新闻客户端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山东展区主通道位置展出。海报新闻客户端逐步接入省级及各市优质客户端、打通县域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做法在文博会上引来各方“点赞”。[详细]
5月18日,首届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张维国说,济南高新区将围绕人力资本产业打造生态赋能、金融创新、生态创新、双招双引四大平台。[详细]
青岛发布8条线路玩转时尚之城青岛新闻网5月19日讯(记者。纪春章)在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市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全市50余家旅游景区(点)推出了包括门票优惠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凭崂山风景区门票巨峰索道和海上游船“买一赠一”,仙居崂山、和园等民宿酒店推...[详细]
调解员成明星。李荣凯是山东省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济南市市中区正荣凯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和调解员,同时他还担任《有话好好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电台调解节目《以案说法》的主持嘉宾,利用电视广播调解的传播特性,起到“调解一例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详细]
近日,山东省发布《201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全省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118人。此次招募范围为省内普通高校2017-2019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省外普通高校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2017-2019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