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周来了,100多项“科技大餐”等您来pick!

2019-05-20 10:30:0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王娉

  市民“零距离”体验科技魅力

  2019青岛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5月19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主办,以“科技强国 普惠民”为主题的2019年青岛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引领 筑梦未来”开放式科普活动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举行,来自社会各界近5000名科技爱好者近距离了解我市海洋科技成果,并现场体验各种互动性强的科技创新产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圣珍,市政协副主席刘光烨出席开幕式。

  

  本届科技活动周旨在全面展示我市科研实力和科技工作者风采,打造有温度的科普体验,营造浓厚、立体的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周启动首日各个科技展馆内都出现了“爆棚”的现象,无人机表演、VR体验、天文望远镜观测、3D打印等活动,让市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体验了科技创新给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带来的改变。开幕当天上午在线直播2小时收看人数超过6万人。

  随着科技活动周的正式开启,未来一周,全市还将陆续安排创新平台开放、科技产业观摩、青少年科普、科技走入生活、科普场馆开放、科技惠农扶贫、创新资源路演、科技政策宣讲等100多项活动。其中,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使用环幕影视和VR等技术展示深海奥秘;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将向300名预约市民免费展示世界家电发展史、智慧家庭和互动体验;首次向市民开放的北汽新能源汽车,在提供试乘试驾体验同时,还举办最专业、最全面的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展示;还有一系列创业路演,将对接人才、资本和技术,助力科技引领城建设。

  (记者 王娉)

  相关新闻:

  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盛宴 

  

  2019青岛市科技活动周现场侧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今天的参观体验活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5月19日上午,青岛七中初一年级的赵崇智跟随父亲赶到2019青岛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现场,那些先进的海底探测设备、强大的海洋实验室功能、领先的海洋科技成果,让他目不暇接,感觉重新认识了身边的海洋,“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洋科技强国。”

  

  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与往年有所不同,打造“有温度”的科技周,让无数像赵崇智一样的科技爱好者对我们身边的科技创新成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开幕式现场,“科学引领 问道深蓝”海洋大科学装置展示、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展厅等项目,让市民在家门口近距离了解海洋“大国重器”;我市企业开发的VR蛟龙号深海体验和VR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5G机械臂远程签字和工业VR展示、海信云脑助力构建“AI+城市”展示、无人机飞行平台和表演等活动,让市民充分体验到了科技带给生活的改变;丰富多彩的青少年STEAM集市,包罗水下机器人、拆装天文望远镜、航模、3D打印、活字印刷等体验,成为孩子们的科技启蒙。人们拿着入场时领取的参观地图,穿梭在各个展区“打卡”集印章,充分享受着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盛宴。

  每小时数据回传,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

  中科院海洋所5月初刚刚建成的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展厅是首次对公众开放,成为活动当天最火爆的场馆,工作人员不得不分批安排观众入室参观。

  展厅内,巨大的显示屏上,海洋的洋流走向形成动感画面,各种盐度、温度数据滚动更新。据海洋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冯立强介绍,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海洋大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于科考船、卫星遥感、潜标和浮标的观测数据,其中布放在我国近海的20多套浮标数据每隔0.5-1小时实时回传,布放在西太平洋的20多套潜标数据每小时回传,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系统为实现海洋预测、预报和发现海洋科学规律提供依据,超级计算机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再进行数值模拟,智能生成动态可视化图像,就可以把枯燥的数据直观地表达出来。

  例如,高分辨率的海流观测,可以提前预测浒苔的发生情况;当海上发生溢油事故,也可以提前分析扩散路径。对于海洋叶绿素浓度的观测,可以判断海水中浮游生物的含量,为海水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打造牡蛎礁,挽救濒危海洋物种

  贝类养殖实验室看上去就像一处海鲜农贸市场,不少参观市民都纳闷:“摆在那里一盆又一盆的牡蛎、鲍鱼,有啥科技含量?”海洋所在读博士刘优利的解释让人恍然大悟:他们是在研究贝类的生活习性,进行资源修复。

  

  刘优利指着一种近江牡蛎告诉记者,这种贝类之前已经因环境问题快绝迹了,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突破了近江牡蛎的苗种规范化繁育,专门打造了一款适合它们生长的牡蛎礁。现在,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已经全面构建完成,很快这个品种的贝类又会回到人们餐桌。

  就在近江牡蛎旁边,一种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香港牡蛎非常引人注目,而这是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培育的新品种。

  长航程无人机一次飞行400公里,已经实现产业化

  各种大大小小的无人机起飞、降落,成为活动现场最炫的表演,甚至连开幕式的宣传条幅,也是由无人机牵引着在半空中飘荡。青岛欧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几个“大家伙”,安安静静地停在那里,却也风头无两。据欧森项目经理史雨介绍,与走进百姓家中的消费级无人机不同,他们这些“大家伙”属于工程化无人机,解决了航行时间、航行速度、载重、安全起降等难题,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电力线巡检、安检安防、森林防火、航空测绘、警用和消防等领域。

  

  欧森带来的一款多旋翼油电混动无人机,可以载重10公斤、自主航行2个小时,是普通电动无人机航行时间的四倍。还有一款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最远可航行400公里,可承担长距离航拍。据悉,这款无人机已经被南方一家海事管理单位订购,将用于河道非法营运船只的监拍。

  望远镜观测日珥最抢手,监测流星数据可署名

  艾山天文台的展区处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却总是人头攒动,成为活动现场最火爆的一个展区。原来,艾山天文台带来了一架可以观测日珥的色球望远镜。当天天气晴朗,天空能见度非常好,人们通过目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红彤彤的圆球,那就是太阳,仔细观察,会看到太阳伸出的“小舌头”,就是日珥。

  据了解,艾山天文台拥有山东唯一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流星监测仪器,正在引领全国最大的流星监测体系,招募普通市民加入。该仪器可以自主抓拍流星轨迹,参与市民上报的流星监测数据可成为国际有效数据,还可以在数据上署名。

  5月25日,艾山天文台还将在书城举办一次互动科技活动。

  分会场科普活动高潮迭起,应群众要求准备加场

  科技活动周上,桦川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丁相凯说:“今天的活动好玩有趣看不够!”的确,不仅是主会场,几个分会场的活动也都是人头攒动,洋溢着人们对科技的高度关注。

  青岛能源所举办的“新能源带来新生活”公众科学日活动,准备了 “动态甲醛吸附材料”、“与你一生相伴的牙菌‘魔’和‘天使’”、“纳米纤维素的‘魔法变身’”、 “螺旋藻侠的‘宝藏王国’”等近30个实验,这些科学小实验结合了研究所的特色研究成果,直观形象,互动体验性强,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时提问并动手操作,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青岛大学医学院科研一线导师和研究生精心设计了小白鼠实验,利用钙成像技术,小鼠接触熟悉的伙伴和不熟悉的同类,不同的神经元会闪亮。据悉,该实验室接待量达到了平日的3倍,为了让感兴趣的市民都能走进实验室,已确定临时增加1天活动安排。

  青岛市图书馆首次邀请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工程师来给市民面对面讲述“如何建成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分享从“汗水码头”到“幽灵码头”的发展历程和坚持不懈、只争第一的科研精神。

  地铁五四广场换乘站安排了“青岛地铁科技创新成果展”,全面展示了地铁开建以来代表性的新工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引得广大乘客驻足观看并参与互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山东:拿出七项真功夫 为"双招双引"保驾护航

    QQ图片20190520082239.png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项目落地,山东正在进行一场大竞赛大比武。”  为了吸引更多的好项目来山东发展,山东省委提出,要拿出统筹资源的真功夫。”  省委要求,各级各部门还应该拿出锤炼作风的真功夫,把“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要求落到实处。[详细]

    05-20 08-05齐鲁网
  • 山东新媒体大平台亮相深圳文博会

    QQ图片20190520081307.png

    本报深圳5月19日电山东新媒体大平台海报新闻客户端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山东展区主通道位置展出。海报新闻客户端逐步接入省级及各市优质客户端、打通县域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做法在文博会上引来各方“点赞”。[详细]

    05-2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济南高新区:“人才有价”撬动新动能

    QQ图片20190520081637.png

    5月18日,首届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张维国说,济南高新区将围绕人力资本产业打造生态赋能、金融创新、生态创新、双招双引四大平台。[详细]

    05-20 08-05新华网
  • 快来打卡!青岛发布8条线路玩转时尚之城

    QQ图片20190520081820.png

    青岛发布8条线路玩转时尚之城青岛新闻网5月19日讯(记者。纪春章)在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市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全市50余家旅游景区(点)推出了包括门票优惠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凭崂山风景区门票巨峰索道和海上游船“买一赠一”,仙居崂山、和园等民宿酒店推...[详细]

    05-20 08-05青岛新闻网
  • 调解员成明星 山东打造调解品牌集群提升调解质效

    调解员成明星。李荣凯是山东省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济南市市中区正荣凯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和调解员,同时他还担任《有话好好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电台调解节目《以案说法》的主持嘉宾,利用电视广播调解的传播特性,起到“调解一例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详细]

    05-20 08-05法制日报
  • 山东省2019年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118人

    近日,山东省发布《201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全省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118人。此次招募范围为省内普通高校2017-2019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省外普通高校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2017-2019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山...[详细]

    05-20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