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05-19 15:19: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于国鹏

  海内外学者畅谈“亚洲多元文明与亚洲命运共同体”

  “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19日上午,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主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承办的“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近日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之分支论坛“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讨亚洲多元文明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时代课题。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主席许嘉璐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唐洲雁致辞,山东大学校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副主席樊丽明主持会议。

  中宣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吴海龙,国家宗教局原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王石,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上海社科院资深研究员潘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卓新平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自印度驻华大使馆、越南驻华大使馆、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以及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东密歇根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的外国朋友和专家学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贵阳孔学堂的有关领导和学者朋友,山东省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国内外媒体记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今天的亚洲,文明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姿多彩的亚洲大家庭。亚洲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共生共荣,对于未来亚洲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纷纷就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发表见解。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理事会主席许嘉璐指出,亚洲,在展示、保护、繁荣文明多样性和构建更加幸福的亚洲这一伟大而亘古未有的事业中应该并可以做得更多些。他认为,“亚洲的未来将是一个和平友好的伟大区域,一切强权霸道的力量在这里将无所施其技,更没有其立足之地”。率先把亚洲构建成一个区域性的命运共同体,将是历史的要求,是亚洲各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对全人类的重要贡献。

  中宣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在发言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注入了勤奋的基因,这也告知人们一个奋斗的、勤劳的民族必将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表示,经过几十年的交流、合作,我们从万隆会议到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亚洲各国已经找到了合作的亚洲方式,这就是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相信通过文明对话,一定会大大促进亚洲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共赢,从而为亚洲和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作出我们的贡献。

  “和而不同、与人为善,这两点构成了儒家的文明观和文明态度”。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儒家文明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坚持道德价值是文明最基础的软实力,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加以吸取、加以发扬。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人类学终身教授金光亿发言说,本次研讨会讨论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寻找其沟通和融合方案,是及时且恰当的。通过认同亚洲各社会的文明多样性,沟通和融合其差异,建设一个超越现实国家的庞大文明或文化共同体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其他参会学者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阐释亚洲多元文明交融对加速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就各国多样性文明实现互学互动、共有共享的形式路径、保障机制,以及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形势下如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依靠青年力量共建亚洲未来等,发表了真知灼见,共同推进了对论坛主题的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主办的。据了解,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简称“尼山论坛”),是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旨在促进世界文明对话交流、合作互鉴、融合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届尼山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此后尼山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在数次高端对话和学术研讨中通过了多项宣言与共识,对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论坛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尼山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望岳谈|企业家们为什么对山东动能转换有信心?

    ··········································.jpg

    当前,已经全面起势的新旧动能转换,正朝着“三年初见成效”的既定目标“快马加鞭”。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济南6市。[详细]

    05-17 17-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大众锐评|文化创意,“鬼才”“帅才”一个不能少

    ··········································.jpg

    大众锐评|文化创意,“鬼才”“帅才”一个不能少文化创意,是“十强”产业之一。可以清楚看到,文化创意的核心是人,是人的“点子”,谁拥有了更多文化创意人才,谁就拥有更多的“亮眼”产品[详细]

    05-17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让世界重新认识济南!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jpg

    走进济南,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全球二线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气质和变化,这是一座速感之城、品质之城、温暖之城、向往之城。当下,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一定能——让世界重新认识济南![详细]

    05-17 08-05济南日报
  • 深圳文博会:“海昏侯墓展”欲奏响山东“编钟”

    ··········································.jpg

    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今天(5月16日)开幕。今年山东展团携96家文化企业8520余件展品亮相,是山东参展9届深圳文博会以来,展区展览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示产品体量最大的一届。[详细]

    05-17 09-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该围着什么转?

    传统产业实现动能转换,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发展方向不变,改造提升生产工艺;一种是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弃旧立新。发展方向不变,前提是产品契合市场需求;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则是因为市场对某种产品已经不需要、减少需要或该种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过剩。[详细]

    05-17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加班做样子,领导不走我不走?形式主义加班成职场之痛

    在职场生态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污染我们的奋斗精神。 [详细]

    05-17 09-05半月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