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企西进,共拓“一带一路”大市场

2019-05-19 08:14: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代玲玲

鲁企西进,共拓“一带一路”大市场

——第四届丝博会暨西洽会见闻

有人曾用“世界向东,中国向西”描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个由“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全球发展新动向,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世界格局,也让昔日丝路起点的千年古都再次站上对外开放的前沿。5月11日至15日,记者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真切感受到新丝路贸易正重新焕发活力。

丝路重镇重放异彩

两千多年前,一条由长安出发的商旅通道打开了各国贸易、人文交流的新窗口。而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借力“丝博会”平台,古之长安,今之西安,正重现历史上“万商云集”的景象。

在丝博会合作交流馆和国际商品展区,25个国家各有特色的展位,吸引了大批客商市民。其中,两个主宾国俄罗斯、柬埔寨最令人瞩目。尖尖的屋檐,别具佛教风情的建筑,色彩鲜艳的服饰,柬埔寨国家馆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参观。展位上,来自柬埔寨的大米、腰果、咖啡、胡椒、银饰、珠宝等产品,深受观众喜爱。

俄罗斯国家馆内飘扬着富于民俗风情的旋律,身着民族服装的俄罗斯代表载歌载舞,不时邀请周围观展市民一同参与其中,氛围如同老朋友相聚般喜庆欢快。展台上有精美的食品、工艺品等特色商品。

“一带一路”沿线各种特色产品竞相展示,尼泊尔的佛音钵、加纳的乳木果油、伊朗的藏红花、越南的猫屎咖啡、巴基斯坦的巴玉、格鲁吉亚的红酒等让不少客商驻足咨询。

柬埔寨香米展位前,参展商李贵飞不停地忙碌着,他告诉记者,柬埔寨以农业为主,当地的大米含水度高,口感好,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不到1小时,就卖了1000多元。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艾力克·古纳赛克若对记者说,斯里兰卡自古就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两国在丝路上曾有过密切往来。他十分期待通过今年的丝博会寻觅更多商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斯里兰卡投资,特别是高端制造和IT领域。

捕捉市场寻觅商机

“自西洽会于1997年创办开始,山东已连续20余届参会参展。”山东省发改委经济合作处处长宗华昌说。

历经二十余载的西洽会为何如此有魅力?“因为西部地区市场很大!”烟台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公关经理赵秀萍说。她所在公司是最早在国际主流市场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中国制药企业之一,目前在美国、欧洲均设有研发中心,核心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丝博会,公司专门准备了全新的企业宣传册、宣传视频,还带来了7大核心产品。”赵秀萍说,“我们希望把最好的产品带来这里,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去年,山东朱氏药业集团进驻西安高陵区,西安生产基地产量占整个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1/3。“借助丝博会,我们希望开拓西北市场,新疆、甘肃等都是公司计划开拓的目标市场。”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宗如告诉记者。

从最初的西洽会,到西洽会暨丝博会,再到丝博会暨西洽会,全新的平台为企业打开了不一样的格局。特别是过去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以及“五通”举措稳步推进,作为首个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国际性展会,“丝博会”正让国内的东中西部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拥有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今年是我们第二年参展了,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丝博会,宏济堂的品牌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宏济堂OTC总监曹江介绍,安宫牛黄丸作为经典名贵中成药之一,通过丝博会出口额显著增加,目前在越南市场已占居第一,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企业不仅成功“走出去”,还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得到保护。

合作共赢再创新篇

“近年来鲁企对西安市场的看重,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倡议使西部地区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明确提出,要把西安建设成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又一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定位同样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想象空间。”宗华昌认为。

为此,山东也做足功课,从资源要素布局和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精心筹展参展,以迎接扑面而来的新机遇。

“相比以往推介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模式,今年我们在山东馆综合展区重点宣传推介山东‘十强’产业发展情况,并在企业展区组织了宏济堂、绿叶集团等企业推介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取得的最新成就。”宗华昌表示,在有限的展览面积内重点推介,特色更鲜明,投资洽谈更专业,也能更好吸引专业观众。

枣庄市借助丝博会平台,举办“山东枣庄·西安项目对接洽谈会”,面向海内外企业和客商,宣传产业优势和投资环境,冀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得益彰。

“去年我们仅仅是参会,就签约了4个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地。”枣庄市副市长周宗安说。尝到了“甜头儿”的枣庄,今年专门组织了99人的政府招商团队,同时还组织了32家企业来洽谈对接。

周宗安表示,枣庄市同样文化底蕴深厚,与陕西省在高端化工、装备制造发展上“异曲同工”,双方也在相关领域找到了合作的突破口。此次丝博会还给枣庄带来了更多接触海外企业的机会。“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中欧,目前枣庄和芬兰、丹麦、德国很多企业都有密切联系,德国一家智能家居产业园有望在今年10月份前在滕州落户。

枣庄仅仅是迈出“双招双引”的第一步,未来山东还将组织更多市参与到全球化的展会中,重点推介“山东机会”。宗华昌说:“今年我们特别强调合作共赢,既鼓励山东企业‘走出去’,也欢迎外省企业‘走进来’,通过丝博会平台,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望岳谈|企业家们为什么对山东动能转换有信心?

    ··········································.jpg

    当前,已经全面起势的新旧动能转换,正朝着“三年初见成效”的既定目标“快马加鞭”。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济南6市。[详细]

    05-17 17-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大众锐评|文化创意,“鬼才”“帅才”一个不能少

    ··········································.jpg

    大众锐评|文化创意,“鬼才”“帅才”一个不能少文化创意,是“十强”产业之一。可以清楚看到,文化创意的核心是人,是人的“点子”,谁拥有了更多文化创意人才,谁就拥有更多的“亮眼”产品[详细]

    05-17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让世界重新认识济南!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jpg

    走进济南,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全球二线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气质和变化,这是一座速感之城、品质之城、温暖之城、向往之城。当下,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一定能——让世界重新认识济南![详细]

    05-17 08-05济南日报
  • 深圳文博会:“海昏侯墓展”欲奏响山东“编钟”

    ··········································.jpg

    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今天(5月16日)开幕。今年山东展团携96家文化企业8520余件展品亮相,是山东参展9届深圳文博会以来,展区展览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示产品体量最大的一届。[详细]

    05-17 09-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该围着什么转?

    传统产业实现动能转换,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发展方向不变,改造提升生产工艺;一种是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弃旧立新。发展方向不变,前提是产品契合市场需求;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则是因为市场对某种产品已经不需要、减少需要或该种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过剩。[详细]

    05-17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加班做样子,领导不走我不走?形式主义加班成职场之痛

    在职场生态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污染我们的奋斗精神。 [详细]

    05-17 09-05半月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