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海报评论员 李强
加快红色文化“大众化”的进程,让新媒体平台成为新时代沂蒙精神全系化学习园地、理论研究智库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枢纽。今天,由省委党校与与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沂蒙精神研究中心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
去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拥有红色基因的网媒集团来说,承建沂蒙精神研究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既是弘扬宣传好沂蒙精神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批示精神及省委要求的职责所在。
一种精神的弘扬,更需要媒体扛起担当,行动在前,主动作为,把故事挖掘够,将精神宣传好。“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推动沂蒙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教育党员干部群众,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省委的这一要求,也激励着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充分利用并挖掘网络宣传优势,在推动沂蒙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中展现“大众担当”。
这次上线的新媒体平台,集PC端官方网站、手机微网站、海报客户端专栏、官方微博微信“四位一体”,可谓“新”味十足。当然,“新”不是目的,用更富有时代性的新话语、新形式、新载体讲好沂蒙精神、讲好沂蒙故事、讲好沂蒙精神的当代故事,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才是关键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的建设在立足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注重媒体融合的互动效果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机整合图文、视频、音频、新样态作品等各种网络红色资源,通过与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校合作,强化沂蒙精神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与运用,采用网络时代受众易接受传播的VR模式,运用3D呈现技术手段展现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VR场馆……网络传播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一旦被激活,宣传效果必然就会立竿见影,让沂蒙精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沂蒙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胆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全新演绎沂蒙精神,民族歌剧《沂蒙山》在京登台,以音乐语言再现沂蒙精神,全国新闻干部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一定能大放异彩,在齐鲁大地赓续延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当前,已经全面起势的新旧动能转换,正朝着“三年初见成效”的既定目标“快马加鞭”。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济南6市。[详细]
大众锐评|文化创意,“鬼才”“帅才”一个不能少文化创意,是“十强”产业之一。可以清楚看到,文化创意的核心是人,是人的“点子”,谁拥有了更多文化创意人才,谁就拥有更多的“亮眼”产品[详细]
走进济南,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全球二线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气质和变化,这是一座速感之城、品质之城、温暖之城、向往之城。当下,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一定能——让世界重新认识济南![详细]
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今天(5月16日)开幕。今年山东展团携96家文化企业8520余件展品亮相,是山东参展9届深圳文博会以来,展区展览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示产品体量最大的一届。[详细]
传统产业实现动能转换,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发展方向不变,改造提升生产工艺;一种是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弃旧立新。发展方向不变,前提是产品契合市场需求;调整改变发展方向则是因为市场对某种产品已经不需要、减少需要或该种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过剩。[详细]
在职场生态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污染我们的奋斗精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