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纷纷点赞的“济南高新速度”如何炼成

2019-05-13 14:49: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作为济南市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阵地,济南高新区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12%;收入总量列全市第2位,税收比重91.8%。一季度高新区完成签约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额40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良好的发展势头源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济南高新区因此获企业家纷纷点赞,在全国传为佳话。

  拿地到开工何以“零时差”

  “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三个大证能让企业家跑断腿,一天之内都拿到,前些年哪敢想?”对济南普利思饮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民江来说,2018年7月16日拿到“三证”那天,是普利思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

  2018年12月14日,德国百年企业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如此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取得土地当天即实现开工建设,不但刷新了济南市建设项目快速审批的新纪录,也创造了建设领域规模以上外资项目快速审批的全国第一。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总监盖乐得·穆勒曾用“印象深刻”来表达惊讶。

  2019年3月20日,20万平方米的迪亚双创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没请过一顿饭,没抽过一颗烟,四五天内就拿齐了开工必需的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许可证,的确是没想到。”济南迪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玉国难掩激动,开工当天即亲笔手书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送到龙奥大厦。“我们是高新区一家民营企业,在济南市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为高新区点一个大大的赞……”

  拿地到开工“零时差”,背后是济南高新区快速审批新模式。针对入区项目多、经济发展快的特点,济南高新区将国土、规划、建设等多部门合并成立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管理局,实现业务大融合。在招商阶段,各部门提前介人,探索推行征供地一体化工作机制,大幅压缩项目供地工作时序;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后,立即启动容缺受理等机制,提前开展方案审查;在办理土地手续的同时,同步开展施工图审查等技术性工作,使土地、发改、规划、建设等审批业务形成闭环,变多部门“接力跑”为“一起跑”,彻底打通快速审批链条。

  高新区各园区同时推出全程免费代办服务。项目由招商部引入园区后,从前期手续审批到开工建设中的水、电、暖、绿化等问题,都由园区协调街道办事处、城管、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直至竣工验收。投产后再转至企业服务部,继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据了解,在高新区,不论大项目、小项目,都能享受这样的服务。

  “互联网+政务”高新智慧服务

  2019年3月1日,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拿到全省首张新版营业执照的“山东阿普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凯说:“这是我注册的第二家公司,十几年前办个营业执照需要一个来月,现在材料齐全的话10分钟就可以拿到。”

  记者注意到,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有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非关键材料“容缺受理”、“一窗通”办理模式等特色。近年来,全省第一张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第一张基于区块链技术办理的数字营业执照和第一张微信办理的营业执照均在高新区诞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模式和“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承诺,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今年3月底,高新区市场主体已达61107户,同比增长32%。

  “什么是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是只利用互联网技术,首先就要学会用户思维。政务服务的用户是谁?老百姓和企业。”为了让群众少跑腿,济南高新区大数据及智慧高新建设管理办公室的两位工作人员,花半年时间埋头梳理5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仅事项清单资料汇编就梳理了厚厚一本,全部吃透,再把它们“搬”到高新智慧服务小程序上。

  小程序用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的语言,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怎么办事。一件事要经过哪些流程,怎么办,该找哪个部门,办理地点、时间、要件,填什么表,表格模板,注意事项,网上申报怎么办理……小程序全程口语化。其中,有关个人的37项:新生儿出生、居民医保、残疾人证办理、公交卡充值、户口落户、职工异地住院报销、失业金领取、发票代开等;有关企业的15项:开软件公司、开餐馆、开美容美发店、开快递公司、开网吧、开宠物医院、开代记账公司,个体工商户设立、社保缴纳等。

  在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一次办成”以便民为中心,应做好“改”、“用”两篇文章。“改”重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突破;“用”即好用,“一次办成”得确实办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望岳谈|济南何以东西狭长?未来发展空间在哪里?

    ·····································.jpg

    “北跨黄河,南越泰山”,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为城市建设新追求,日前公布的《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新蓝图让人浮想联翩。“北跨黄河,南越泰山”,将使济南城区空间南北拉长,给交通线路环形设计和方框形设计成为可能,能够在更大空间中分流行人和...[详细]

    05-13 07-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全链条力挺高端项目产业化 最高支持500万元

    22_副本.jpg

    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特别重大的最高支持5000万元。采用预申报方式,降低科研人员负担;简化申报材料各项表格和证明,放宽预算编制和技术路线限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详细]

    05-12 09-05科技日报
  •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丝绸之路博览会上寻求“山东机会”

    33_副本.jpg

    5月11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西安正式开幕,山东省代表团及11市14部门约260人参会。相比往年“走出去”,山东代表团今年更注重“引进来”,除向全球重点推介医养健康产业之外,还着重推出“山东枣庄·西安项目对接洽谈会”。 [详细]

    05-13 08-0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济南:剑指人工智能 打造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44_副本.jpg

    你坐在车上惬意地喝着茶,窗外的风景迅速倒退,车子自己寻找目标,自己行驶,自己躲开障碍物,这样的画面如今已成为现实。 [详细]

    05-13 08-05舜网-济南日报
  • 山东这些地方,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了!

    近日,24个省(区、市)、80个市(州)、120个县(市、区、旗)因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详细]

    05-13 08-05人民网
  • 山东今年遴选2万名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对象

    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度“齐鲁工匠后备人才”遴选培育认定工作的通知》,今年全省将遴选2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对象,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匠气·匠心·匠技”培养融...[详细]

    05-13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