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18日上午,2019年泉城环保世纪行媒体见面会召开。记者获悉,济莱长输供热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明年11月初实现供热运行,届时将全面解决济南东部城区不断增长的供热需求。
济南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给大气污染防治造成不小的阻力。如何既能解决能源结构问题,又能提供充足的能源?对此,济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去年供暖季济南市供暖面积约1.8亿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供热面积约1.5亿平方米,燃煤锅炉供热约8000万平方米,天然气、电热泵等供热约3000万平方米,尚有4000万平方米建筑在等待实施集中供热。
去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把山东等五省列为煤电建设经济性、煤电装机充裕度、资源约束三个方面红色预警等级,划为煤炭消费严控区域。明确要求对煤炭消费实施净减量的同时,对每年新上项目能源消耗也实行严格的控制制度,凡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必须作煤炭减量替代方案,且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报省发改委审批。
济南市作为“2+26”通道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冬季供暖无煤化是必由之路。目前,由济南市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济南市清洁取暖热源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济南市清洁供暖热源发展建议思路,利用大温差长距离引入周边电厂余废热作为主热源,同时多点布局分布式燃气、空气源热泵及其他清洁能源热源,现有热电机组暂时保留,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消化。
目前,为解决西站片区和东部唐冶片区新增的供热需求,济南市发改委已按照国家“上大压小、减量替代”的政策,核准了西站热源厂和唐冶热源厂的改扩建项目,以满足片区急需的供热需求。
同时,济莱长输供热工程已全面启动,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11月初实现供热运行,届时将全面解决济南东部城区不断增长的供热需求。据介绍,余热来自莱芜区和钢城区的电厂、钢厂,明年一期将完成5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二期完成后新增供热面积将达到9000万平方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段婷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有基层企业反映,三个文件在执行落实过程中存在缺乏实施细则、推进速度慢等十大“痛点”,影响了政策功能效果的发挥。 对此,我省逐一给出解决办法: [详细]
2004年6月,中国海军“哈尔滨”舰首次与英国军舰在青岛近海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王松岐 摄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详细]
2012年,荣成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于2018年获评“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信用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融资贷款、职务晋升以信用等级为参考;在农村,评选先进、享受福利,都与个人信用等级密切相关。守信者得“甜头”,...[详细]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关键在项目落地。[详细]
利用无人机取证,一举拆除藏匿在高层住宅顶楼的违建房。18日上午,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对位于海岸馨园小区15号楼高层房屋楼顶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拆除面积近200余平方米,高层违法建设治理首战告捷。[详细]
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要求,4月9日起,省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执法检查组,就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情况,对全省16市进行全覆盖检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