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冬枣第一村建起“棚二代”

2019-04-19 09:47:00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阳春四月,万物生机勃发。在沾化区下洼镇东平村,冬枣园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根根银白色的钢管在枣树之间竖起来,枣农们正忙着建设高标准的“沾冬2号”冬枣大棚。

  “俺们是中国冬枣第一村,搞设施农业建冬枣大棚必须走在前。4月底前二代冬枣大棚全部建好,冬枣至少能提前半个月成熟上市,抢占国内水果市场。今年‘棚二代’一定会让枣农们发财。”东平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凯信心满满地说。

  东平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冬枣第一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村家家户户种冬枣,一颗小冬枣让村民富裕起来,率先走上了小康路。随后山西、河北等地凭借着后发优势,探索走出了一条冬枣设施农业的新路子,大棚冬枣市场价格一路上涨。“俺们村作为冬枣发源地,在冬枣产业发展上更要与市场接轨,把中国冬枣第一村这块牌子铸实、擦亮。”王荣凯说。

  近年来,在沾化区下洼镇,像东平村一样发展冬枣大棚的村庄越来越多,建设冬枣大棚的“星星之火”正从一个村蔓延到周边乡镇街道,以燎原之势覆盖了整个沾化区。越来越多的冬枣大棚成为全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力“帮手”。

  “二代大棚冬枣的市场价是大田冬枣的十几倍,能提高枣农们的收益,还能有效预防自然灾害。”下洼镇冬枣办主任刘荣昌说,“我们一直坚持鼓励群众发展冬枣大棚,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东平村现代农业冬枣产业项目就是我们争取到的最新项目。”

  “冬枣大棚效益可观,就是成本太高,建一个高标准的钢结构冬枣大棚需要4至5万元。有了政府出资扶持,我们发展冬枣大棚的信心也足了。”东平村守林合作社枣农王守林说,“等冬枣大棚建起来,就是下雨天,也可以接待游客来采摘了。”

  今年,下洼镇党委、政府争取到了省级林业产业项目的扶持,东平村大棚建设的花费,项目资金扶持30%,剩余的70%由东平村守林合作社自筹。此举有效解决了发展冬枣大棚成本较高等问题,调动起了枣农发展冬枣大棚的积极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望岳谈|山东出手了!基层企业点名的十大“痛点”这样解决

    ···········································.jpg

    有基层企业反映,三个文件在执行落实过程中存在缺乏实施细则、推进速度慢等十大“痛点”,影响了政策功能效果的发挥。 对此,我省逐一给出解决办法: [详细]

    04-19 08-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人民海军与青岛相遇几个瞬间,第一艘核潜艇这里下水

    ···········································.jpg

    2004年6月,中国海军“哈尔滨”舰首次与英国军舰在青岛近海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王松岐 摄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详细]

    04-19 08-04青岛新闻网
  •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荣成:用诚信涵养善治乡村

    ···········································.jpg

    2012年,荣成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于2018年获评“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信用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融资贷款、职务晋升以信用等级为参考;在农村,评选先进、享受福利,都与个人信用等级密切相关。守信者得“甜头”,...[详细]

    04-19 08-04人民日报
  • 大众锐评|“项目清单”有啥新意、读出了啥?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关键在项目落地。[详细]

    04-19 09-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无人机取证!30层楼顶藏匿违建房被依法拆除

    ···········································.jpg

    利用无人机取证,一举拆除藏匿在高层住宅顶楼的违建房。18日上午,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对位于海岸馨园小区15号楼高层房屋楼顶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拆除面积近200余平方米,高层违法建设治理首战告捷。[详细]

    04-19 08-04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 山东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四不两直"动真碰硬

    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要求,4月9日起,省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执法检查组,就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情况,对全省16市进行全覆盖检查。[详细]

    04-19 09-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