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伟
2019年青岛环保工作要点发布
●探索推进降级审批、承诺审批
●建设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系统
4月11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2019年工作要点。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青岛市环保工作将进一步突出在支持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在压缩企业环保审批时间、做好企业政策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胶州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方案》;突出信息化建设,建设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系统。
实施“三线一单”并与“多规合一”平台衔接
为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青岛市将进一步推进环保审批提速增效。在开展高质量编制规划环评的开发区或园区内,探索推进降级审批、承诺审批;实施“零增地”技改项目环评承诺备案制,制定豁免审批目录;加强企业环保审批服务,使环保手续办理时间明显压缩。编制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争取与“多规合一”平台衔接。
企业既是执法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在环保工作中执法部门将更加突出严格执法与服务执法对象相结合,对企业分类施策、依法合理行政,避免执法“一刀切”,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落实“政策直通车”制度,扎实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通过送政策上门、网络在线问政等方式,及时向企业传达环保行政许可审批、排污许可、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环境执法、污染防治、辐射监管等方面政策,使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政策文件。
制定胶州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方案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青岛市将制定实施胶州湾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美丽海洋。制定《胶州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方案》,控制排入胶州湾的污染物总量。组织实施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和信息库构建。
在危险废物治理方面,2019年青岛市将建成董家口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平度新河化工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处置能力提高到7万吨,完成全市超期贮存的危险废物处置。
在生态保护方面,青岛市将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编制青岛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9—2030)。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完成105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推进120个新建镇街空气自动站建设运营
围绕生态环境责任落实,青岛市将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落实诚信与失信主体“红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青岛市还将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职责,全面落实“管发展就要管环保、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管行业就要管环保”要求。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青岛市将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积极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逐步形成立体监测网络,提高监测代表性和覆盖面,全面反映全市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推进监测自动化及预警体系建设。推进120个新建镇街空气自动站建设运营。
科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青岛市将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系统,实现部门和各级政府的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工作协作。提高环境质量分析预判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组织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各类污染源基本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杨海振 通讯员 王 诺 岳玲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伟
山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就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详细]
山东将重点在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产业研究院11日下午,山东省科技厅召开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座谈会。会上,就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创新创业,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表示,目前,省科技厅正在研究制定创新创业共同体管理办...[详细]
王忠林:让市民天天像过节一样,文化生活更丰富“市民的文明素质,决定城市文明的程度,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上,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就能美十分。进一步提高济南人文明素质,对创建文明城市“再出发”至关重要,只有推进市民素质文明化,才能让泉城气质雅起来[详细]
工业旅游,为青岛“智”造代言□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3月31日,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于冰山之角正式开馆,仅仅十几天的时间,这个以“世界家电体验”为主题,融合了科技、艺术、研学、美食等元素的时尚文旅综合空间,便引起了“全城来电”[详细]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统称“三项制度”)工作有关事项提出...[详细]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助力节能减排工作,2019年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返还、排污强度排名挂钩奖励、节能奖惩三项机制。对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且单位GDP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低的8个设区市进行奖励,第1名奖励1000万元,排名每下降1位奖励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