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采食野蘑菇中毒身亡!青岛常见毒蘑菇有10余种 注意不采不食不卖

2019-04-12 09:03: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徐军

  半岛记者 徐军 报道

  本报4月11日讯 近日,岛城一位老人在小区附近山头散步时,采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炖食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送到医院后,老人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专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国内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岛城常见的毒蘑菇有10余种,市民一定要注意不采不食不卖。

  4月7日13时,海慈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疑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来到医院时神志还清晰,但是烦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这位患者告诉医生,他在食用野外采摘的野蘑菇之后,立即出现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随后,家人将他紧急送往海慈医院就诊。

  患者被送到海慈医院后,急诊医生马上进行应急抢救。据医生介绍,当时患者病情进展十分迅速,医生检查时血压已经测不清,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90次之高,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患者是急性呼吸衰竭、乳酸性酸中毒。医生立即采用升压补液催吐等抢救生命的措施,并将患者迅速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尽管医生拼尽全力积极抢救,但患者的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最终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海慈医院急诊科安朋朋主治医生介绍,每年急诊科都会接诊因误食野蘑菇或不明野菜而中毒的患者。

  青岛疾控中心发布信息提醒市民,毒蘑菇致病原因复杂,致死率高。近年来,毒蘑菇中毒已成为我们国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它的致病原因也最复杂,有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肠毒型,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威胁生命安全。

  据介绍,岛城常见的毒蘑菇有十余种,主要有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白毒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等。市民朋友在野外遇到这些蘑菇千万不要采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山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c56a7acd7e31c4161aa650e6d71e7481.jpg

    山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就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详细]

    04-12 08-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将重点在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产业研究院

    20151110145525_31676.jpg

    山东将重点在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产业研究院11日下午,山东省科技厅召开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座谈会。会上,就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创新创业,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表示,目前,省科技厅正在研究制定创新创业共同体管理办...[详细]

    04-12 08-04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王忠林:让市民天天像过节一样,文化生活更丰富

    26100048cnkm.jpg

    王忠林:让市民天天像过节一样,文化生活更丰富“市民的文明素质,决定城市文明的程度,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上,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就能美十分。进一步提高济南人文明素质,对创建文明城市“再出发”至关重要,只有推进市民素质文明化,才能让泉城气质雅起来[详细]

    04-12 08-04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工业旅游,为青岛“智”造代言

    24403051_24403051_1376298692260_mthumb.jpg

    工业旅游,为青岛“智”造代言□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3月31日,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于冰山之角正式开馆,仅仅十几天的时间,这个以“世界家电体验”为主题,融合了科技、艺术、研学、美食等元素的时尚文旅综合空间,便引起了“全城来电”[详细]

    04-12 08-04青岛日报
  • 山东要求执法全过程记录,6月底前完成执法人员清理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统称“三项制度”)工作有关事项提出...[详细]

    04-12 07-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省三项机制发力节能减排 年度减排优秀市最高可获奖1000万元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助力节能减排工作,2019年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调节资金返还、排污强度排名挂钩奖励、节能奖惩三项机制。对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且单位GDP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低的8个设区市进行奖励,第1名奖励1000万元,排名每下降1位奖励资...[详细]

    04-12 07-04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