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青岛新闻网4月10日讯(记者 张萍 通讯员 綦斐)青岛新闻网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我市开始进入雨水丰沛季节,也进入野生蘑菇生长季节。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爱生命,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源性疾病死亡的最高死因
据了解,近日,我市一市民在小区附近山头散步时,采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炖食。食用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就诊。病人随之出现呼吸短促、胸闷、谵妄、精神失常等症状,且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一把蘑菇引发了悲剧。
据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工作人员介绍,毒蘑菇致病原因复杂,致死率高。近年来,毒蘑菇中毒已成为我们国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复杂,有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肠毒型。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引起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威胁生命安全。
市疾控中心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随便采摘、买卖和食用不认识的菌类,一旦出现蘑菇中毒,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咽部催吐,同时尽快就医。
青岛地区毒蘑菇有十余种,它们长这样!
据介绍,青岛地区常见的毒蘑菇就有十余种,主要是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白毒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等。
由于这些蘑菇外表干净,看上去跟普通的蘑菇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一些容易被市民误食的有毒野生蘑菇。市民朋友在野外遇到这些蘑菇千万不要采食。
褐鳞小伞
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随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白毒伞菌
含有剧毒,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
白毒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中毒潜伏期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病情很快恶化,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中毒性肝炎、肝肿大,最后昏迷,死亡率高达75%。
红鬼笔菌
红鬼笔菌颜色鲜艳,但有毒性,作为外用药物有散度、消肿等作用,但不可食用,误食后会引起身体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中毒症状。
臭黄菇
臭黄菇误食后发病潜伏期短,发病快。一般食后半小时左右发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有时会出现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面部抽搐、视力减弱、昏睡等。
墨汁鬼伞菌
墨汁鬼伞菌与酒一起食用有毒,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出现面红、反胃、呕吐、心跳紊乱等。
狗尿苔
狗尿苔又称毛头鬼伞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映,发病快,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
有毒牛肝菌
有毒牛肝菌进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个别可引起幻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周边安全及心理健康安全等。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以及乘坐校车的注意事项,掌握交通事故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自救、互救知识。[详细]
山东 创建“十百千”示范。破解“人钱地”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山东打造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发展类型示范标杆创建“十百千”示范[详细]
济南落户门槛低。”4月9日上午,济南市历城公安分局户籍科办公室内,副科长冯珊珊指着面前一摞申报材料,对记者说道[详细]
。据悉,2018年,青岛市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和创建工作,2019年2月28日被再次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详细]
山东省级财政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提升财政透明度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信息公开机制,强化预算部门和单位绩效意识,提升财政透明度,2019年山东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将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积极回应社会...[详细]
9.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申请人的执业经历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10.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