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大口尊(亦有大口缸、缸形器等不同名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的一种典型陶器,在屈家岭、石家河、松泽、良渚、仰韶、大汶口等诸多文化中均有发现。根据学界研究,其功能主要有酿酒器、粮食加工器、特殊盛器、生殖崇拜、丧葬仪器、祭祀礼器等不同观点。带有刻划符号的大口尊主要发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大汶口文化晚期共出土带刻划符号的大口尊30余例,完整器(含经修复)20余件,主要集中于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两地。这些刻划符号的具体含义亦有众多不同解释,主要有图像文字或原始文字、天象历法符号、自然或生殖崇拜符号、祭祀符号、氏族标记(族徽文字)、器物和生活场景摹画等。
济南考古馆展出的大口尊,2018年8月出土于泰安市宁阳县于庄东南遗址,口径32、高62厘米,一侧腹上部刻有“ ”符号。该符号目前被释读为“旦”、“炅”、“炅山”、“炟”等不同文字,或解释为“日火山”、“日月山”、“日鸟山”、“日云山”等不同文字的合体。带有刻划符号的大口尊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中,形制、位置突出,带有明显礼器色彩;而此件大口尊出土灰坑之中,对研究大口尊的性质和用途提供了新材料。
这是近年来大汶口文化首次发现、同时也是鲁中地区大汶口文化核心区域首次发现的带有刻划符号的大口尊,堪称国宝重器,对研究该区域的文明发展、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早期文字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是全省具有国家考古发掘资质的5家文物行业单位之一,为配合宁梁高速建设,2018年对占压区域的宁阳辛庄东南遗址、后伏山遗址、柳沟新南遗址、东平裴寨遗址、于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考古所第一次承接外地市的考古发掘任务,为拓展业务范围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今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将以最快的速度将发掘成果整理研究、向社会公布展示,一批重要发掘成果将在济南考古馆中展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山东4家单位拟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月8日,山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2019年度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和山东省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项目候选单位的公示。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详细]
山东省级财政累计安排3.8亿元,支持“中国好粮油”齐鲁晚报讯(记者。宋雅男)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山东省级财政积极推动粮食流通流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粮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详细]
济南2019供地计划出炉。工业用地供应6年来首超住地原标题 济南2019供地计划出炉[详细]
记者今天下午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截至3月底,全市共启动棚改8410套(户),占年计划的30%(超原计划10%)。今年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2.8万套(户)。[详细]
残疾人合法权益有保障。山东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山东省司法厅、省残联日前举行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工作站暨山东省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仪式[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科技厅获悉,山东省将在创新短板和产业优势领域集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吸引优势创新力量协同攻关。重点领域科研创新成果到山东转化落地的,最高可支持5000万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