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播种希望的好时节。对脱贫攻坚一线而言,春天同样孕育着希望。
脱贫攻坚以来,济南有22.2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如今,在青山绿水间,在肥沃的农村土地上,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正在发生,一幕幕暖心的帮扶画面正在展现,这让贫困户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撒下希望的种子,感受别样的温暖。
【亓洪平】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阳光明媚,在历城区唐王镇亓家村的一处小院子里,67岁的亓洪平正进进出出地忙乎着,准备趁着阳光好把被子和褥子在自家院里晒一晒。
将被子挂好后,亓洪平凑近闻了闻,“真好,终于没有以前那种‘捂包’味儿了。”说起以前的日子,亓洪平至今难忘。
“光这样的大桶我家就有七八个,都是用来接雨水的。”亓洪平指着院子角落里堆放的几个生了锈的铁桶感慨道,“漏雨还不是最难受的,关键是时间长了,屋里特别容易发霉,墙皮坏了不说,还弄得衣服、被褥都是一股‘捂包’味儿。”
亓洪平家的改变,得益于去年5月历城区开始实施的贫困户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该工程因户分类施策,围绕贫困户实际需求和缺项“开药方”“下菜单”,对贫困户室内外及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改造。
在亓家村,年近70岁的亓家泉和张思美同样因该工程受益,他们不仅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也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俺老头子去年初查出来的胃癌,身体垮了,儿子前几年去世了,儿媳妇也走了,家里就光剩下俺老两口和一个上初中的孙女三个人。”张思美说道。
由于看病花费巨大,家里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老两口只能依靠低保和失独补贴,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更让张思美着急的是,因病常时间卧床,除了外出化疗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地方让老伴儿亓家泉晒一晒太阳,身体抵抗力也是越来越弱。
不过从去年,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
“现在不一样了,政府出钱帮我们整修了房子,不仅重新粉刷了房屋,还在客厅外面的长廊上安装了铝合金门窗,俺家老头子终于有了可以晒太阳的地方,真心感谢党和政府。”说着,张思美用颤抖的手抹了抹眼泪,声音有些哽咽。
“居者有其屋”,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具体体现。在当前亓家村贫困户的家中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只是我市贫困户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施之后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万户贫困户的房屋得到改造。
【李秀才】赶上新时代生活更有奔头
人勤春早。
4月2日这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济阳区新市镇李家坊村的李秀才就拉上妻子来到李家坊村扶贫蔬菜大棚,开始一天的劳作。
李秀才今年53岁,一家3口人,女儿在济南读医学专业,常年住校。妻子三级智力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怕生,不敢见人,李秀才去哪儿妻子就跟到哪儿。一个棚,至少要掀四五十道薄膜口子。天一亮,要一个一个拉起来;太阳一落,又得一个一个放下去。扶贫蔬菜大棚一共4个,单就这一个活儿,就用去大半天时间。
李秀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需要照顾妻子,他不能外出打工,靠种植农作物维持生活。不懂技术,广种薄收,一年挣不出多少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也不够用,只好四处借债。
改变李秀才命运的,是党和政府的扶贫项目。
2016年,李家坊村建了4个钢结构村级扶贫项目蔬菜大棚,承包给大棚种植户刘家文,老实勤快的李秀才被承包种植户聘为蔬菜大棚管理员。
“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要急,先到大棚就业,再慢慢学技术。”帮扶干部一席话,给李秀才指了路。大棚种植户刘家文也说,可以带着妻子去大棚工作,还承诺为李秀才夫妇提供午饭。
几年来,李秀才一直在蔬菜大棚中工作,妻子在大棚里跟着他,既方便照顾妻子,又不耽误劳作,每年还有了2万元的工资收入。女儿2017年、2018年每年享受“雨露计划”3000元补助。去年,李秀才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7375元,实现稳定脱贫。
【曹爱臣】自立自强创业忙
在平阴县榆山街道淘宝城,有一家刚开业不久的两元超市,尽管这间店铺面积不大,但前来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这家两元超市的老板叫曹爱臣,是榆山街道北山东居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30岁,因为患有重度肢体残疾,身高不足1米4,平时走几步路便要休息一会。身体残疾的她始终是丈夫的牵挂,为了方便照顾她,丈夫只能就近打打零工,收入微薄。
就在这时,曹爱臣一家迎来了希望。
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后,曹爱臣通过政府部门举办的“巾帼扶贫编织培训班”学习编织技术。渐渐地,她开始在家编织笔筒和书架等小物品来补贴家用,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听说上级有金融扶贫政策之后,曹爱臣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始。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去年底,曹爱臣的两元超市正式营业,店铺每天营业额可以达到200余元。
如今从曹爱臣乐观又充满自信的面庞上,已完全看不到当年脸上的愁容。“社会各界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我一定要自立自强,才能对得起大家,对得起党和政府。”曹爱臣动情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子库初步建立。“目前已形成第一批基金投资子库入库项目名单,项目共计570个,总投资5376亿元,拟申请基金投资1075亿元[详细]
山东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有这些进展去年8月,省发改委等省直11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印发公布了第一批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创建名单。第一批示范创建名单公布后,各示范创建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谋划、统筹...[详细]
4月7日是2019年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济南交通局发布了省城当天道路运输情况,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10781人,同比增长15.3%。4月6日0时至24时济南市收费站共计通行车辆561555辆,同比增长33%;高速公路通行456577辆,同比增长38%,其中小型免费车315714辆,同比增长43%...[详细]
清明假期青岛纳客333.3万人次。王爽)“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4月5日至7日的清明节小长假,全市天气晴转多云,游客纷纷外出郊游,赏花游、生态游、周边游、乡村游等条条线路普遍火爆[详细]
清明假期,春风煦煦,柳绿花红,山东各地天气晴好,游客出行热情高涨。滨州市举办“第六届郁金香文化节”、邹平黄河旅游文化节暨第三届海棠花节、阳信第三十届梨花会等,踏春赏花游成为春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详细]
山东援疆“大仓东移”工程结出新硕果。两场消费扶贫会引来亿元订单齐鲁晚报喀什4月7日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