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透过这些舆论监督报道,看看落实难难在哪

2019-04-08 08:05: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高翔

  舆论监督驰而不息,成为山东推进工作落实的鲜明特征。

  大众日报保持一天一篇的节奏,在重要版面刊登来自一线的大众调查稿件,直击全省落实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

  强化舆论监督的背后,是狠抓落实的决心。

  在今年初的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曾提到,问题要在一线发现,政策要在一线实施,工作要在一线推进。

  3月29日至30日,大众日报用11个整版刊登了山东16市及28个省直部门2019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包括重要工作、完成时限、责任人等。每个市重点任务的承诺人都是该市的书记市长,这无疑是白纸黑字立下落实重点工作的“军令状”。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梳理一篇篇舆论监督稿件,深刻体会到,工作落实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拿出百倍的决心和百倍的努力。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落实难!

  大众日报4月2日头版见报的《享受政策红利怎能靠“碰运气”》,讲述了鲁中某生物科技公司遇上的难得运气:我省开展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认定与培育工作,他们错过了组织申报环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新开辟了直报渠道,包括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在内的17家企业成功搭上了“末班车”。

  这一皆大欢喜的新闻细想令人唏嘘,符合报名条件的目标企业竟是在一次商务交流活动中偶然得知的申报消息。为何会差点错过?

  相关省直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一些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为例,从国家下发通知到材料最终反馈上去,比较常见的时间要求是两个星期,政策逐级向下传递,达到基层,往往时间已所剩无几。

  去年以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除了国家给予的政策,山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政策能否在到达企业的过程中不“卡壳”,是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7月,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曾率领50多人的党政代表团到苏浙粤三省学习。在回济之后的南方学习交流会上,刘家义的话振聋发聩:“苏浙粤三省的成功经验,关键在创新,核心就是制度创新。当前我省最大的短板就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制度创新这个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以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发展。”

  基层困于“文山会海”=落实难!

  大众日报4月1日头版见报的《“权力下放了,办理业务的人没下来”》讲述了淄博某区某镇一位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基层干部的无奈:“无休止地加班”。他很疑惑:国家一直在给基层减负,基层干部加班为什么仍是常态?

  “关键是工作总量在增加,而乡镇工作人员并没有随着增长,这样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任务自然就增多了。机构改革前,一位镇党委班子成员对口区里十余个部门。我的微信工作群就有近百个。”该镇党委副书记表示。

  上级部门的一个文件、要求,到了乡镇,标准会提高,工作量相应增加。该镇在编人员70多人,加上招聘的人员在百人左右。辖下有49个村,大大小小上千家企业、单位。每项工作落实情况如何?想必疲于应对。

  这位副书记分管信访工作,最近办理了一个市长热线投诉件:有群众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业务,没有人及时给办理,就投诉了。调查后,发现那段时间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参加镇里的集体活动。“一个窗口有事,就得其他窗口人员来顶。但其他窗口人员不一定能帮群众解答好、办理好业务。最近一两年,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还有一些部门权力下放,但上级办理业务的人员并没有派下来。”

  去哪里抓落实?基层一线!基层难逃“文山会海”,那么落实只会“雪上加霜”。部门权力只管下放,不管基层能不能落实、有没有能力落实,是否也是种变相的懒政?

  一事多管协调难=落实难!

  一事多管、相互扯皮踢皮球,这类情况无疑可以排进基层工作落实难的前三名。不该拦的客车绕行五公里,该拦的超重大货车却堂而皇之通行,平阴黄河大桥两侧的限高杆成了老百姓心头的拦路虎。谁来管管?

  《大桥限高杆缘何成了摆设》一文记者分别来到位于平阴黄河大桥两侧的聊城市公路局平阴黄河大桥管理处和济南市平阴县公路管理局黄河大桥管理站。据两方主要负责人介绍,按照职责,聊城市公路局平阴黄河大桥管理处负责大桥北段的安全管理,即大桥安全性能监测;平阴县公路管理局黄河大桥管理站负责大桥南段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双方对限高杆的权限,也只有看护维修的职能,而查处超载则属于交警部门的职责。

  基层实践中,这样的落实难题不在少数,好在这根“限高杆”已在上一级部门协调下得到处理。“问题要在一线发现,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平时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省级党报的舆论监督像一道强有力的光束照到基层一线遇到的种种落实难题,《环保整改能否因地因企制宜?》《“绿色能源”缘何造成河道污染》《当政务信息化遭遇“程序员”思维》《这家企业为何难打开省内市场》《整改,只是做给领导看的吗?》……报道关注的点有大有小,涉及的单位方方面面,不乏言辞犀利的责问。

  “连夜整改”发人深省

  山东抓落实的火热场景中,舆论监督是其中迸发的星星火花。舆论监督倒逼落实的力度有多大?

  “聊城城区部分环保公厕与‘公益服务亭’捆绑,厕内卫生差……”报道仅过三天,聊城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便带队进行逐一检查,召开现场会,责成环卫处对指出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研究制订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报道一周后,枣庄市薛城区华众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在拖了两年之后开始施工,408户居民终于要用上天然气了……

  山东电视台《问政山东》开播一个月时间,5期节目,问政力量已经开始显现,“连夜整改”成反响“标配”。

  无独有偶,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市公开承诺事项中,有多市提到了开展电视、网络问政。可见,媒体舆论监督正成为抓落实的探雷器、聚光灯。

  “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不仅需要鼓劲儿的号角音,更需要舆论监督的鞭子声。 一股监督鞭策之风已经在齐鲁大地刮起。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