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当一个生命消逝,殡葬是它在这个世上最后的痕迹,而殡葬服务者,给予了他们最后的尊重和圆满。
从事着这份特殊的职业,努力用双手给予家属最大的安慰,随着观念的转变和大众需求的提高,他们的身份也在不断的增加着:生命文化的传递者、殡葬服务的创新人……清明节前,记者走进这个群体,倾听他们的心声,写下他们的故事。
入殓师被报道,租房子都被拒绝
最近,济南市殡仪馆的入殓师辛沙沙家里又多了一个奖杯。在近日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名单中,辛沙沙作为济南市殡仪馆入殓师成为山东唯一入选者。
这个奖项,来得不容易。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孩子从事遗体整容这份特殊的工作,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别人异样的眼光以及父母朋友的反对。作为一名殡葬专业的毕业生,辛沙沙的感受更是深刻,“当时父母是一万个不同意,但由于我的坚持,父母还是做出了让步,让我去学习这个专业。”
可毕业以后,辛沙沙承受的更多的是社会上的“不理解”。因为一篇报道,让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不容易找到了满意的房子,也被房东“友好”拒租,只好另找地方,现在还只能长期租住在一个家庭旅馆的房间;受邀参加朋友、同学聚会的次数少了;再也收不到发小挚友发来的婚礼邀请函;春节也不再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而选择宅在家里;老同学见面甚至连手都不愿跟她握了,亲朋好友家里有喜事家里人也不再叫她……
殡葬职工还要经常接触腐烂遗体或传染病遗体,面临特殊遗体释放的毒素、病菌风险。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入殓师穆春彤也有过辛沙沙的经历,“有很多的人,担心病死的人将病毒传染给自己,使得家属都不敢靠近和接触。”
“有很多姑娘,到了适婚年龄,对方一听说在殡仪馆工作,直接拒绝了。”一位殡葬职工说,这是殡葬职工难以回避的社会压力。
把支零破碎的遗体完整如初
对于大多数殡葬从业者来说,责任的力量支撑着他们走下去。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遗体整容师穆春彤说,在看到丧属眼泪时,所有的不理解和偏见都不重要了。能够给死者最后的尊严,就是给家属最大的安慰。
作为遗体整容师,要做的是让逝者遗容“自然”起来。如果遇到凶杀、刑事案件、车祸这一类死者时,遗体整容师要触碰到那些支零破碎、血肉模糊,浮肿腐烂以及蛆虫满身爬动的遗体,要按照修复工艺将遗体一步步完整化,再进行化妆,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去年6月,一具男性遗体因交通事故被送到莲花山殡仪馆。遗体颈部以上严重损伤,颅骨粉碎性骨折,机体组织残缺不全无法辨认。根据家属要求,要求3日后上午恢复逝者容貌,供亲朋好友瞻仰仪容。
可遗体损伤严重,对修复技术和外界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解冻遗体非常容易变质。为了维护逝者最后尊严,莲花山殡仪馆遗体整容师毕爱胜接手了这项紧急的任务。他用了10个多小时恢复了颅骨轮廓,并及时做好了遗体低温防腐处理;对接缝合保持皮肤纹理齐整,边修复边做皮下组织药剂防腐;对面部残缺组织进行重塑矫正;头面部轮廓恢复后,对照照片把五官和脸颊进一步修饰,针对面部青紫及缝合痕迹,又进行了面膜护理,以祛除面部表皮搓擦损伤的脂质……最后,毕爱胜基本恢复了遗体常态。
这样的任务,毕爱胜接到了近万次。从事遗体防腐整容护理工作18年,他护理服务遗体57600具,特殊遗体修复9600具。而他的工作也是众多遗体整容师的缩影。辛沙沙说,只要在工作中心里时刻想着如何减轻生者的痛苦,就能正确面对服务对象,消除恐惧和不适,这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殡葬服务者对生命的意义感受更深
在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的骨灰存放间,一个坐在地上的玩具小熊,在清冷的格位背景下,显得有些突兀。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个小熊靠着的格位,是一位五岁孩子的,几年之前他的家长就再也没有来过,只留下了这个小熊陪伴他。“我们经常会来看他,帮他擦一下小熊的灰尘。”工作人员说,骨灰存放处有很多都是无主的,大家会把这些骨灰存放好,格位前还摆放着鲜花。
这段时间的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工作人员们正忙着为家属们准备着黄丝带、生命信箱,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骨灰格位间的工作人员也在忙着登记,为家属取下格位的骨灰,安抚着他们的情绪。
“临近清明,来访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倍。”如今,格位间采用电子感应磁卡控制,刷卡就可以存取骨灰盒。今年,殡仪馆还将增加“壁葬”业务,逝者火化后可直接埋葬。“壁葬建成后,可以给家属节约了不少奔波的路程和时间,来咨询的人很多,甚至有位80岁的大爷给自己预订了一处。”
作为面向大众的服务,殡葬也需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殡葬行业服务人员也在不断地创新,发挥工匠精神。毕爱胜不仅是一位遗体整容师,还是拥有多种专利的技术人员。2015年,他经过不断探索,成功研发出一套遗体护理材料用品:表皮快速修复液——修复表皮剥脱,祛除真皮表层脂质,代替皮肤的修复蜡;研发出一套损伤遗体和变质遗体的修复技术方法,针对颅面骨损伤遗体的修复复原;遗体防腐针对腐败遗体的恢复护理,无需任何手术,利用人体循环系统主动脉针剂防腐技术……2017年12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发明专利证书,现在已经推广使用。
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对于殡葬服务者来说,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意义,随着观念的转变和公众的需要,殡葬服务者们也不再仅仅是为大家提供殡葬服务的人员,生命意义的教育,也让他们努力去传递给社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玮 张如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5名山东籍牺牲消防员家属抵达西昌雨过西昌,青山如黛。4月3日下午,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5名山东籍消防员的家属全部赶至西昌,接他们的孩子回家[详细]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2018年度省科技最高奖授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吴立新院士[详细]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齐鲁最美警察”发布仪式今晚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孙立成出席发布仪式。[详细]
办事群众在政务服务网上录入信息,相关工作人员预审通过后,再录入到专网(专线)进行审批。“二次录入”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详细]
“双证”即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市场销售凭证,山东实行“双证制”管理就是将鲜鸡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规范生产、市场行为,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有影、去有踪”,确保产销链条清晰、各环节主体责任明确。[详细]
120亿元,不是一笔小钱。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幅度减税减费引发财政收入减少,保障民生、三大攻坚战和“六稳工作”支出需求巨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山东首次拿出这么大一笔“真金白银”,值吗?值不值,关键看120亿元“烧”在哪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