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日前,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4月6日前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划引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相关规划如何落地?未来济南的发展将更注重哪些方面?对此,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三篇解读。此外,对于市民关心的问题,4月3日,在济南市规划展览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所长陈鹏也进行了相关解读。
陈鹏接受采访
“四个特色”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目前我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规划》中提出,济南要建设新兴的国家中心城市,并在2025年取得重大进展。
相较于这些城市,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何特色和亮点?陈鹏表示,从已批复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看出,这些城市或是在国内比较发达,或是在区域上具有国家中心职能。“像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经济实力非常强,但也有经济实力不那么强的,但区域地位很强,比如西安是西北的中心,郑州、武汉是中部的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实力并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在国家战略中取得一席之地更为重要。”
陈鹏表示,济南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确实不那么强,但被赋予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的重大国家使命,是一次重大机遇。此外,济南还有四个亮点。
“首先是区位优势,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同时又是承东启西的交汇之地,区位条件好,交通优势也很明显。”陈鹏说,另外,济南的生态和文化优势也很有特色,“济南是泰山和黄河交汇的城市,这非常难得,文化方面也是齐鲁交汇,自古以来就多元交融,这奠定了济南未来开放、创新的文化基因。”
陈鹏称,“下一步济南真正要克服的,除了提升经济总量、科技实力,更重要的是将四个特色发挥出来,提升城市的实力和魅力。”
“都市圈”扩容不是一蹴而就
规划提出济南要打造山水圣人文化高地。
《战略规划》提出,要更好地发挥辐射影响力,必须首先做实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士解读称,“主要是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东西向融入‘一带一路’,通过济南都市圈的省外扩容,将山东半岛城市群提升至国家战略。”通过济南都市圈的省外扩容,可使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跨省的城市群。
不少市民听闻济宁纳入都市圈,产生了一些疑问。对此,陈鹏表示,“扩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扩容的。”
“济宁跟济南在经济联系、人员交流、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许多紧密联系。”陈鹏说,“更重要的是,从济南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出发,即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文化高地,我们提出要打造山水圣人文化高地。”
陈鹏称,济宁不仅有着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枢纽,“这与济南打造山水圣人文化高地存在很多共通性。”
对具体的一体化措施,陈鹏分析称,规划提出“八个一体化”,包括生态保育、环境治理、市场开放等,最核心的是在文化旅游、文化复兴方面,提升济南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莱芜区未来打造省会城市的副中心
《战略规划》首次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对济南市各区县的差异化特色功能进行了定位,陈鹏表示,仅靠“定位”是不够的,核心要有基础的政策机制来落实定位。
“最关键的是差异化的考核机制,而非一刀切。”陈鹏说,“只有‘指挥棒’变了,各级政府的做法才会改变。”
陈鹏特别指出,规划中提出了“完善机制”,包括济南都市圈建立区域统筹协调体制机制,济南市域建立差异化的区县考核机制以及建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统筹下的“多规合一”机制。
谈到莱芜区,陈鹏称,从城市功能角度,未来莱芜区的定位是省会城市的副中心。“莱芜区应成为济南向鲁中南辐射的桥头堡,同时也是进出济南南向的门户。”在定位基础上,未来莱芜区的产业、公共服务、交通等方面都会和济南融合发展。
与北京、雄安新区形成互补的创新体系
未来济南要与北京、雄安新区形成互补的创新体系。
在济南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方面,陈鹏表示,未来济南要与北京、雄安新区形成互补的创新体系。
“北京、雄安新区是以原创创新体系为主,济南则是以应用创新为主。应用创新下,济南可以更好地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服务好全省乃至更大区域的产业。”陈鹏说,未来济南发展的路径不是重新发展制造业,而是更多地发展研发、科技等高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这就对人才提出很高要求。这次规划的最重要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陈鹏称,因此他们也提出了对人才引进的方法。
“首先还是要继续支持山大的发展,争创更多的一流学科。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进其他城市的高校,包括国内和国际高校。”陈鹏说,“在科研机构方面,要积极加强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济南也要争创国家科学中心。”
“此外,我们还提出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陈鹏说,“比如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人才,可以让他们兼职为济南服务,只要能对济南做出成果,不限制他们在济南生活工作的时间。”
陈鹏还表示,济南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比如本地高校、重点企业的人才,以及海归留学生人才,此外还包括一些“乡贤”,使济南的人才更多元化。
从根上治堵将再增12处跨黄通道
“未来的济南将成为什么样?”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对此,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士解析,通过品质提升行动,未来的济南将会是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对于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治理,相关人士表示,针对济南城市交通具体情况,规划提出通过局部治理、结构治理和源头治理三重策略,从根源上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局部治理主要是打通城市内部的断头路,构建主、次、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相关人士说,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增加12处跨黄通道,加强黄河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此外,还将加快建设济莱城际和济莱快速路,加强济南中心城区与莱芜间快速交通联系。
“结构治理指济南将转变以私家车为主的交通模式,逐渐形成公交优胜、慢行优先的绿色交通服务模式。”相关人士称,源头治理即重城市空间和功能结构的塑造,避免形成“摊大饼”式的超大城市组团,合理规划城市中心和用地功能布局。
树立济南“泉城·全成”的城市品牌
宜居宜业的城市是市民向往的,根据《战略规划》,在完善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城市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品质。
此外,还将建设市级文化场馆,增设社区书店、阅览室、小型博物馆、小型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并结合黄河滩地、城市绿廊、公园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灵活布置各类开放式体育健身场所,营造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塑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我们提到要营造全龄友好的共同家园,规划满足各年龄段居民需求的配套设施,重点弥补养老、托幼等设施短板,配套完善国际化学校等教育设施。”相关人士称,济南将结合城市环境整治提升与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龄友好的共同家园。
在济南热情好客(温度)的基础上,更加简便及时(速度)地提供全方位服务(广度),树立济南“泉城·全成”的城市品牌。
(生活日报 记者 李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齐鲁最美警察”发布仪式今晚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孙立成出席发布仪式。[详细]
120亿元,不是一笔小钱。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幅度减税减费引发财政收入减少,保障民生、三大攻坚战和“六稳工作”支出需求巨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山东首次拿出这么大一笔“真金白银”,值吗?值不值,关键看120亿元“烧”在哪儿。[详细]
办事群众在政务服务网上录入信息,相关工作人员预审通过后,再录入到专网(专线)进行审批。“二次录入”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详细]
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济南主打四张牌日前,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月6日前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划引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此外,对于市民关心的问题,4月3日,在济南市规划展览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所长陈鹏也进行了相关解读[详细]
日前,山东省鲜鸡蛋“双证制”管理试点启动仪式暨产销对接活动在济南召开。“双证”即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市场销售凭证,山东实行“双证制”管理就是将鲜鸡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规范生产、市场行为,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有影、去有踪”,确保产销链条清晰、各环...[详细]
4月5日至7日将迎来今年的清明节假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期间除了要进行传统祭扫活动之外,也给许多人提供了踏青、出游的好机会。厦门滨海、北京崇文门、苏州同里、北京前门、湖州莫干山、济南大观园、天津滨海道、南京夫子庙、苏州周庄、南京珠江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