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莱西的葡萄园里上演父女“二人转”
父亲是“土专家”地里搞研发 女儿是“俏白领”网上做销售
父亲,52岁;女儿,26岁。一老一小每天乐此不疲地围着果园谋发展。种植规模由最初几亩承包地,发展到如今的近200亩合作社基地;销售方式也由最初的集市、流动兜售,发展到如今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平均年销售额200万元。
这是莱西市正浩顺发果蔬专业合作社张俊浩和张梦玉父女俩的故事。
室外的葡萄还没抽出嫩芽,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的正浩顺发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冬暖葡萄大棚里已是一片翠绿。忙着指导绑枝技术的合作社理事长张俊浩向记者介绍,自己搞了30多年的葡萄种植,如今合作社基地已引进早熟、中熟、晚熟品种48个,可以从5月下旬持续供应到11月中旬。
张俊浩(中)、张梦玉(右)与莱西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合作社的新项目。
老果农张俊浩是当地葡萄种植的“土专家”。“这个品种叫A17,比较适宜在山东栽培,果肉多汁,丰产性强,我们从烟台引进部分果苗试种,后期效果稳定了才大面积推广。”张俊浩对于葡萄种类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前前后后试种了不下70个品种,一边更新一边淘汰,目前品种稳定在48个。
“老张九成的时间都蹲在大棚里。”在同村人眼里,张俊浩是个“葡萄迷”。而这份对技术的执着,也让他在行业里琢磨出了门道——2015年9月中旬,张俊浩习惯性地巡视葡萄长势时,看到其中一株A17叶片与其他两样,有心的他做下标记,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株结出的葡萄果粒个头大出许多。果粒大的往往卖价高,于是张俊浩通过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将这株与众不同的A17发展到了2亩,并临时命名其为“A17芽变葡萄”。“经过这几年的试种,目前来看A17芽变葡萄比A17每斤卖价高出三四块钱。”张俊浩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克服大面积推广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个品种总要经过七八年的发展才能最终确定,我会继续关注A17芽变葡萄,同时研发新品种。”
在张俊浩身边,总有一个俏丽的身影,在合作社忙前忙后,负责合作社日常管理和销售工作——这是张俊浩的女儿张梦玉。张梦玉大学毕业后,在青岛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从农村考上大学并留在城市工作,在村里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但是,张俊浩却不这么认为,他三番五次给女儿打电话,让女儿回家帮他种大棚。
去年,张梦玉在父亲的“软磨硬泡”下,答应回家帮一段时间忙。看着自己管理的苗木抽芽开花,张梦玉喜欢上了种植,从此再也没有说过要离开的话,并且还多次到河北、江苏、东北等地学习。现在,张梦玉和父亲分工协作,父亲负责葡萄园的种植和技术,张梦玉负责管理和销售。
年轻人管理农产品,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那就是乘互联网“东风”。2018年,张梦玉在淘宝开办网店,借助新媒体“探店”在微信朋友圈打响知名度。“‘互联网+’的力量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张梦玉说,微信发出的第一个晚上,就接到了100余单。销售运输过程中,张梦玉做主给每串葡萄进行真空包装,除了利用自家运货车,还对接了快递公司合作发货。
“今年,我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卖了不到2万斤葡萄,每斤15块钱;而通过电商和微商渠道卖了3万斤葡萄,除去各种费用,根据品种不同,每斤葡萄大约贵10块钱。”张梦玉直率地说,葡萄还是那些葡萄,只是换了一种管理方式和销售模式,打开了销售空间,价格便涨了不少。
如今,父女二人进一步拉长自家葡萄产业链条,一个抓品种、一个重推广,打造葡萄采摘游。“走进山水田园,感受自然生态,是许多都市人的心愿。采摘无疑会给我们当地带来巨大的商机。”张梦玉告诉记者,为了推广采摘游,合作社注册了“正浩乡春”商标,发起了葡萄采摘节。下一步,父女俩还计划着打造集采摘、垂钓、餐饮、科教于一体的现代农场,并通过网上推广形成远近皆知的品牌,一幅山水田园美景正徐徐展现在眼前。(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 晋 通讯员 徐亚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山东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做法获全国推广。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在全国推广山东省开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工作的主要做法[详细]
山东发行10亿元银边债券,居民可从银行柜台购买了随着地方债柜台发售试点启动,被称为“银边债券”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面向个人及中小投资者开放。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山东省将于3月27日首次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发行10亿元政府债券,品种为3年期记账式固定利率付息债[详细]
继市中区率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后,济南各区县机构改革工作紧张有序推进。记者从济南市委编办获悉,济南市历下、长清、济阳、莱芜、钢城、商河等6个区县相继完成任务,其他区县机构改革也都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月底前全部完成。 [详细]
3月25日半岛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19年青岛市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训规模从往年1.5万人扩大到2万人,市政府连续第6年将其列为市办实事。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教育培训、认定评价、政策扶持三位一...[详细]
我省开展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要开展全面排查活动,建立工作台账,逐校逐人摸清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情况[详细]
开发“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全省9964个行政执法主体,25万名行政执法人员实行全程电子化、动态管理,全面实现执法主体网上登记、执法资格网上审查甄别、公共法律知识网上培训考试、执法人员信息网上实时查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