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在济宁很有用武之地! 济宁博士联谊会:让博士当好“双创”排头兵

2019-03-25 21:33: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最近正在与济宁联动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正积极筹建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企业检测认证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项目顺利进行中。”3月20日,济宁博士联谊会副会长、济宁市技师学院宋言新博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济宁博士联谊会,是去年2018年6月由济宁市人才办、济宁市科协发起成立的,以市内外济宁籍博士以及在济宁工作、创业的博士群体为主要成员组成的联合性、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社会团体,也是我省第一家在民政局注册成立的博士团体组织。

  “成立的初衷,是让博士们当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让联谊会这个平台 ‘联通四方’即:联前沿、联内外、联地方、联百企,充分发挥博士群体智囊作用,服务企业,服务地方,更便捷的把科研成果与企、地对接,搭建桥梁。”济宁市科协副主席、博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何波表示,旨在通过汇聚市内外中青年博士、博士后,并建立济宁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库,利用博士联谊会这个平台促进高端人才和项目在济宁当地进行融合,加快实现推广应用,服务于济宁市的“双联”“双引”工作。

  宋言新介绍,济宁博士联谊会筹建之初,先后拜访了济宁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郝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等人,邀请他们作为联谊会顾问,为联谊会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母校寻英”“推介家乡”等活动,号召会员积极引荐,并联合驻济宁高校、科研院所、各大医院等博士人才较为汇聚的机构,积极吸纳团体会员,目前,济宁博士联谊会现已收录近700余名博士的信息,涉及的领域有电子信息、化工、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拥有前沿专利技术和科研实践能力。“对照全市新旧动能10大重点产业,加强专委会建设,我们设立了新信息产业、新材料、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9个专业委员会。”宋言新说。

  不到一年的时间,济宁博士联谊会从无到有,小荷初露,先后组织相关专业博士团赴鱼台、高新区、兖州、嘉祥、金乡等地与企业现场对接、实地指导,80多名博士与75家企业对接,并与辰欣、广育堂、胜利生物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颁发了“济宁博士联谊会重点合作单位”牌匾,为博士专家与企业之间加深科研合作打开了直通之门。

  “单靠我们企业,可是请不来这么多相关专业的博士的。博士们可以为我们解决科研或人才方面的难题,我们也可以跟博士们合作,让他们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并建立长期联系。”山东同利化学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博士联谊会开展博企对接活动,带相关专业的博士们来实地查看,开阔了企业创新视野,拓展了技术人员思路,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

  依托人才和科研项目资源,济宁博士联谊会鼓励会员积极投身济宁市“双招双引”工作,硕果累累:联谊会副会长李卫民,推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济宁市政府合作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招引深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技能型人才60余人;联谊会理事、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岳建华牵线搭桥,对接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院士团队与兖矿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谊会积极对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促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在市中医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联谊会会长高伟峰积极协调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京华眼科医院鱼台分院;博士联谊会副会长、山东路桥集团建筑公司党委书记王元涛,主动招才引智牵“红线”、搭“鹊桥",协调嘉祥县与云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等等。

  “博士联谊会推动了产学研用的直接对接,架起企博之间的桥梁,实现博企科技创新合作,不仅为有志干事创业的博士们提供接触实体经济的机会和平台,也为企业送来的所需的人才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破解技术难题,实现了博企之间的有效融通。”何波说,下一步,将继续壮大会员队伍,开展博企对接活动,精准对接、精准服务,送智入企,取智于企,实现博士、企业的双赢。

  通讯员 吕 贺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