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主厂区已部分拆除 “凯旋门”、3200m3高炉将保留

2019-03-25 12:24:00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 罗晓飞

  炼钢厂120吨转炉及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4.3米宽厚板产线厂房正在拆除中。

  蒋文志如今每天要到封闭管理的主厂区转转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玉乐 摄

  近来,进出山钢集团旗下济钢集团主厂区各个大门的车辆多了起来,有外地牌照小车也有大型工程设备车辆,给处于封闭管理的主厂区带来久违的热闹。“刚进去一辆法拉利,肯定是看资产包去了。”3月18日,济钢“凯旋门”处的工作人员笑着对进厂的蒋文志说。

  作为济南曾经的骄傲,1958年建厂的济钢主厂区真的要说再见了。炼钢厂120吨转炉及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4.3米宽厚板产线厂房正在拆除中,厂区东部的堆料场已平整为净地。随着更多资产包陆续摘牌,钢城行将和济南人告别,而“新济钢号”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再见,济南骄傲

  这里曾是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在济南活成了记忆;这里曾是一片不夜的钢城,2006年钢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济钢就此跻身全国十大钢厂行列,记录着一代人的豪情和梦想;这里曾有过难以割舍的情愫,2017年6月29日,随着3200立方米高炉正式停炉,拉开了济钢钢铁生产线停产工作的序幕。

  作为安全员,蒋文志如今每天都要到封闭管理的主厂区转转,多看一眼这个曾经的“家”。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偌大的厂区,这里抬头可见纵横错落的巨大管道、锈迹斑驳的石灰窑,以及黑色厚重的铁门、静静躺着的火车头、失去火花的高炉,这些展现现代工业文明的符号道不尽历史沧桑。

  鼎盛时期,济钢主厂区里有两三万工人,每一条路上放眼看去都是人。如今,这座61年之久的钢城正在经历着它最后的时光,在空旷的主厂区里仅能看到零星挂外地牌照的车辆,蒋文志说这是来看资产包的。从去年开始,济钢主厂区固定资产采取打包公开处置挂牌,并以厂区内部道路为界限划分成19个资产包。其中已有多个资产包被摘牌,来自上海、河北的摘牌人已组织人力、设备进场拆除。

  3200立方米高炉是济钢容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高炉。站在巨大的高炉下,可以看到4个铁水出口,能想象到出炉的刹那间铁水四溅,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2017年4月20日,就是在车间门口,李克强总理深情地寄语济钢和济钢人:通过转场化解过剩产能,通过转岗更好地轻装上阵。

  出了3200立方米高炉车间,蒋文志指着南边不远处一处巨大的厂房说,4.3米宽厚板产线主要设备已搬迁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剩余设备被打包出售,眼下车间里有200多人正在拆除施工。再转向东面,炼钢厂120吨转炉、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正在拆除施工中,工期7个月。这意味着济钢的历史版图又少了一角。

  二次创业逐梦

  也许你在胶济客专的列车上,曾被这儿规模空前的厂区深深震撼;也许你从没有踏入过这里,矗立在工业北路的“凯旋门”却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鲍山、济钢医院、济钢体育馆……这些熟悉的地名更承载济南人难忘的记忆。

  对蒋文志来说,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情:24年前,刚进入济钢工作时,跟外人说起来倍儿有面子,不光收入高,别人还抢着介绍对象;2年前,作为5号焦炉的安全员,在一旁看着停炉,心里蓦然涌上一种失落感;如今再次站到曾工作过的焦炉前,想到也许不久之后这里也将被拆除,他说就想到“悲壮”这个词儿。

  在这里工作久了,已成一种习惯。作为普通一员的蒋文志尚感失落,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姜和信更是体会到转岗创业的不易。从原来炼铁厂的电气类设备专家到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者、销售员,他体会到二次创业的艰辛。姜和信曾带着一堆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去了几家企业推广,然而走上市场后,别人并没有因为他是全国劳模而照顾他。空手而归后,姜和信苦苦思索,终于悟出由守业思维向创业思维转变,需要一切从零开始。

  为了打开局面,他让客户先免费试用,如果不满意就把设备拆回去,分文不收。一家客户被他的诚意感动,同意试用产品,在对试用效果满意后正式买下该产品。拿着转岗后第一笔订单卖的4万元,姜和信激动地说:“以前在一线,创了多少效益、节约了多少成本都是计算出来的,而这次是真金白银啊!”

  拆除不代表谢幕

  主厂区启动拆除,并不代表济钢谢幕,而是再次创业的开始。

  2017年6月29日,济钢主业钢铁产线拉开停产序幕后,在短短33天里,济钢安全有序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纪录。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实验中,济钢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已然迈出。

  进入2018年,济钢迎来建厂60周年。这一年,济钢打了个漂亮的“转型仗”: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47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同比提升了13.7%。新济钢主业架构基本确立,初步形成环保矿产、智慧物流、文创城服等“稳健型”,园区运营等“创新型”,联合钢铁等“风险型”多维度产业生态体系。重点转型项目多点开花,“济钢顺行”“济钢物流”“济钢城市矿产”“济钢创智谷”“济钢保安”等一批新成员加入新济钢产业家族。六十年一甲子,就此站上轮回的新起点,“国企大象”实现华丽转身,交出一份合格的转型发展答卷。

  步入61岁的济钢,2019年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主业。就在3月,济钢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可引领济南市石灰石资源深加工产业向环保化、集约化和大型化转变,该项目计划10月试生产。此外,汽车拆解产业园项目6月底投运。年内完成资产处置、土地交付目标。全年实现营收目标169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升8%。

  “济钢精神”不息

  济钢主厂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济钢人艰苦创业的印记,也承载着济南东部老工业区的发展史。主厂区西至钢化路,东至京沪高速,南至工业北路,北至济钢集团彩板厂,占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拆除后的这片土地如何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对于济钢片区的开发利用,老济钢人都希望能留存一部分城市记忆。这有先例可循。在中央商务区建设中,二钢老厂房变身文服中心,成为区域文化、历史坐标。在济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看来,梳理好济钢文化脉络,紧密结合济钢片区的城市规划,利用部分厂房及设施打造钢铁工业主题城市公园、国家4A级矿山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可以留存城市工业记忆,进行可持续性开发。在主厂区拆除过程中,3月初济南市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济钢片区城市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会上称济钢片区的发展规划要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塑造特色建筑风格。济钢“凯旋门”、厂区内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标建筑、3200立方米高炉、45吨转炉及2.5米中板厂等厂房设施有可能作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

  济钢片区紧邻新东站核心区,是新东站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随着济钢片区城市设计框架的敲定,与新东站片区、白泉湿地公园绿廊积极联动,构建以产业遗址公园为区域绿芯、多轴放射、一环串联片区、三大公园点亮特色的总体架构。同时,区域工业遗址与展览、文创等功能结合起来。显然,未来的济钢主厂区拆除后,城市设计将以独有的济钢情怀和“一团火”的济钢精神呈现给济南人,延续一段独有的记忆,铭记济钢曾经为这座城市作出的巨大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推荐阅读
  • 山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实现多规合一

    QQ图片20190325080733.png

    山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2018年,省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5亿元,引导全省各级安排各类扶贫资金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2.88%[详细]

    03-25 08-03大众日报
  • 山东出台意见破解企业"重用轻教""不敢培训"现象

    QQ图片20190325081107.png

    山东出台意见破解企业“重用轻教”“不敢培训”现象我省出台意见破解企业“重用轻教”“不敢培训”现象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方式,降低企业兴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成本◆鼓励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技能人才的工作特点,实行...[详细]

    03-25 08-03大众日报
  • 济南"史上最长供暖季"今晨结束,停暖后注意这些事

    QQ图片20190325080010.png

    济南“史上最长供暖季”今晨结束,停暖后注意这些事2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多方了解获悉,省城2018—2019采暖季于25日零时正式结束。根据《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规定,济南市区采暖期起止时间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根据气候变化决定提前或者延长...[详细]

    03-25 07-03齐鲁壹点
  • 青岛:让毕业生"愿意留" "留得下" "发展好"!

    QQ图片20190325080454.png

    3月23日,我市举办2019年“民营企业高校行”之走进中国海洋大学招聘活动,共有350多家企业参与,这标志着2019年在青高校大学生“留青行动”正式启动。“政策+服务”让毕业生“愿意留”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详细]

    03-25 08-03青岛晚报
  • 山东省启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

    为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日前省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开展地方病重点防控、救治救助等任务,进一步控制、消除地方病危害,到2020年在我省消除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 [详细]

    03-25 07-03大众日报
  • “十万山东人游重庆”山东媒体旅行商走进重庆贫困区县

    “十万山东人游重庆”山东媒体旅行商走进重庆贫困区县。为推动“十万山东人游重庆”活动深入开展、落地开花,3月23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重庆贫困区县采风踩线宣传推介活动拉开帷幕[详细]

    03-25 08-03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