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3月22日上午,济南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研讨活动。
参观告别厅。
参观路上,大家心情很复杂。
月22日上午,由济南市殡仪馆、济南社会工作协会和生活日报联合举办的以“融合发展护航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研讨活动,以及第八届“殡葬服务开放周”启动仪式在济南市殡仪馆举行。上午9点,来自济南市民政局的领导、济南大学社工专业的生命教育专家、省立医院的临终关怀医生、社工和志愿者代表等40余人,在济南市殡仪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依次参观了这座花园式殡仪馆的办事引导地图、殡仪文化纪念墙、祭奠室、骨灰堂、小花园、告别大厅、办事大厅、整容火化车间、家庭式告别室等场所。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济南市殡仪馆馆长柳海涛宣布“殡葬服务开放周”启动,接着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研讨活动。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对家人最好的呵护
济南市殡仪馆火化部主任刘刚灵首先发言,他以自己在殡仪馆里工作三年多的经历,讲述了“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的真实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他念念不忘第一次见到逝者的时候,虽然曾经无数次地劝慰自己要勇敢,但当真正去面对的时候,心中还是充满了畏惧,眼睛始终不敢向逝者所在的地方看一眼,走路的时候也是顺着墙根走,目不斜视,生怕自己多看一眼都承受不住。可以说,在一种彷徨与无助中度过了他来馆工作的最初日子。
当他第一次为逝者整容时,指尖传来冰冷的感觉,心灵深处也像被击中了一般,那种冰冷的感觉刻骨铭心,停下手来,他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逝者,青春的脸上失去了色彩,想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发自肺腑的伤痛,自己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下来。他对眼前的逝者不再麻木,感觉到逝者就如同自己的兄弟姊妹。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整之后,他才开始轻轻擦拭逝者的脸庞,进行了入馆后对逝者的第一次整容。
刘刚灵说,对殡葬工作人员而言,每天面对的都是生命教育。随着工作的持续,他对生命的感悟也在不断加深,从开始的恐惧、懵懂到现在的平静无澜,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也在不断感悟。
他深深体会到,一定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要用最虔诚的心去呵护它,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负责,更是对父母、对子女和亲朋最好的呵护。
模拟体验者一边写“遗嘱”一边流泪
随后,济南市殡仪馆生命教育服务团队张兰宝给大家作了生命教育课题内容的讲解,许多社工都是第一次来殡仪馆参观,大家静心聆听。
接下来,在济南市殡仪馆社工、生命教育体验小组负责人韩四维带领下,六名社工围坐在一起,开始一段生命教育体验。随着一阵轻音乐响起,社工们先是现场观看了一段日本空难的纪录片。其中的遇难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对亲人的遗言。许多人感慨之前没有认清生命的意义,自己有许多事还没来得及做,许多愿望没有完成……真实的场景让在场的社工深受触动,许多人看着视频就流下了眼泪……
“假设你们自己是空难的一位当事人,你的生命还有三分钟,你想留下什么样的遗嘱给自己的亲人?”随着韩四维的引导,活动进入预立遗嘱环节。记者注意到,社工们的表情顿时沉重下来,纷纷低头写下自己的“遗嘱”。有的社工一边书写,一边流泪,有的几乎不能自持,发出阵阵抽泣,在场的与会人士也纷纷动容。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只愿珍惜当下
“遗嘱”写完后,进入小组分享环节,每个社工依次朗读起自己刚刚写下的“遗言”。牵挂父母,牵挂妻子和孩子,牵挂朋友和同事,大家都深感生命的可贵和对生命的不舍。
社工苏欣欣哽咽着向大家分享她的“遗言”:“生命终结的形式就是死亡,而造成死亡的无非就是疾病和意外。疾病与意外不分时间、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悄悄到来,你永远不知道它在哪一天会突然来临。时光不能倒流,时间无法复制,希望我们在余生都能好好活着,让爱我们的人永远看到光亮……”她告诉记者,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生与死、欢与悲,各种滋味掺杂其中,只愿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一名男性社工在“遗嘱”中对刚刚怀孕的妻子写道:“媳妇,如果我真的不在了,请照顾好你自己,你的一切选择我都能理解,我知道我的父母也能理解,希望你一生平安。”他解释说,假如自己提前去世,不忍深爱自己的妻子被道德束缚,更不愿孩子成为妻子的拖累,惟愿尊重妻子的选择,祝她一生平安……尽管是模拟的场景,但充满真实的氛围,让体验者蕴含着浓厚的真情,写下了对亲人的祝愿。
不仅仅是参与体验活动的社工泪眼婆娑,在一旁观看的社工司思也早已泣不成声。“我是第一次进入殡仪馆参与体验活动,刚进来参观时就已经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含义。随着体验活动的开始,自己仿佛也置身其中,回想起身在淄博的父母和孩子,尽管每天都会视频聊天,但面对冷冰冰的屏幕,自然是远远不如在身旁陪伴来得更有温度,以后一定会过好每一天,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来自济南社会工作协会平阴县民政局项目组的社工王海新,是家里的独生女,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中,被幸福围绕长大。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涌现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一幕幕场景。她怀着不舍在“遗嘱”中留下真情嘱托:“爸妈,成为你们的女儿我很幸福,照顾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果可以,请暂时不要告诉他们。不能继续陪伴你们,很难过,但我真的很爱你们。”王海新说,这一次生命体验活动,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真正读懂了人间真情需要倍加珍惜。
合力形成,充满生命关怀的生态环境
体验活动结束后,来自省立医院肿瘤科的陈健鹏大夫讲述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他一直积极推行的临终关怀病房的情况。他说,生命贵无价,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但有些危重病人终究不能挽回,那么临终关怀就很有必要,不要让病人在痛苦中离去,最好达到生死两相安。来自济南大学的生命教育专家乔世东说,社工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服务对象心理上、行为上起到积极变化,引导他们充满正能量,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济南市殡仪馆馆长柳海涛在总结讲话时说,济南市殡仪馆正逐步推广全市生命教育场所的有效融合,形成生命教育合力。通过此次研讨会,交流全市不同行业、不同机构在开展临终关怀、哀伤辅导、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合作交换意见;同时促使各与会单位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命教育实践与探索中,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教学和服务管理中,主动研发创新生命教育形式,打造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殡葬文化、医院文化、学校文化等,充分发挥各单位和场所的社会教化功能,形成充满生命关怀的生态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群众、学生等群体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让受教群体在喜闻乐见的教育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可贵。
(生活日报记者 郭学军 吴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这种自曝家丑、自揭短板,看似“自黑”,实则是山东对自己进行的一场深刻反思,是对自身短板的清醒认识,更是思想深处的一次觉醒。我们追求的正是泰山挑山工一般健康的肤色,日复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坚定攀登,阳光为我们镀上了一层黝黑的“铠甲”,而这之下澎湃的却...[详细]
支持青岛、烟台市探索建设以对外开放合作、大企业引领、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支持其他城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共同体。[详细]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十六条意见》,从实施简政放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建筑业改革、鼓励企业创新创优、财税金融扶持、强化监管服务等6个方面,明确支持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详细]
2017年10月至2018年底,山东省纪委监委机关分三批组织41个察访组,察访疑点问题,对部分可疑问题杀“回马枪”,发现问题线索339条,查实226条。2018年,山东省纪委监委机关向33个重点督导县市区集中交办两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并进行督办。[详细]
各技能测试主考院校要按照实施“阳光工程”的要求,认真做好考试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规范考试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安全、平稳实施。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详细]
校外培训机构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在民政、机构编制或者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进行法人登记后,方可从事相关教育培训活动。规范培训行为,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严格亮证办学,并与学生或其监护人签订书面培训合同,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