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今年这些民生“红包”可以领 涉及多个领域

2019-03-14 08:37:00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任雪娜

   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

  今年这些民生“红包”可以领

   ★继续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出台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社保参保缴费和待遇落实工作,持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

   ★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统一人社办事标准,推进市、县、镇(街)三级联动实施,进一步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

   水母网3月14日讯(烟台日报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李红涛)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调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昨日,烟台召开全市就业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晒出一个个“红包”,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民生领域。

   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基本盘”,就是给千家万户带去了“稳稳的幸福”。

   史晓令,莱州市朱桥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今年56岁。如今,他终于不再为生计发愁,在当地就业部门的岗位帮扶下,每月都能领2000多元的工资,工作单位还包吃住。去年,通过岗位推荐、政策宣传和技能培训等服务,全市共帮扶212名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为4654名“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发放社保和岗位补贴2545万元。去年,烟台新增就业13.4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烟台将继续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出台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实现新增就业总量稳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三支一扶”3个计划,落实实名登记管理制度和青年就业见习政策,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对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加大帮扶力度,开展零就业家庭结对帮扶,做到申报一户、就业一人。进一步浓厚大众创业氛围,对标苏浙粤创新创业小镇、创业广场,推动创业载体升级,把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拓展延伸到农村创业者,持续扩大创业规模、提升创业质量,带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稳定的就业。

   调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

   今年,烟台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社保参保缴费和待遇落实工作,建立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长效机制,持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严格执行现行征收政策,严禁组织集中清缴企业历史欠费。落实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调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

   引聚才智方面,市人社局先后举办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中国人力资本论坛等大型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首次突破4000人。今年,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烟台将对人才合理分层分类,有针对性研究政策、科学管理、精准服务。出台为来烟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关补助的扶持政策,提升烟台引才竞争力。提升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专家服务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基地)运行水平,打造引才育才优势平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人才工程选拔推荐,力争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调整和人员聘用,稳慎做好行业体制改革涉及的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方法,落实重点人员定向招聘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

   去年,烟台处结劳动人事争议和监察案件9914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1.2亿元。今年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继续发力,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突出预防调解,加强裁审衔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全市线上实时办案率90%以上。严格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双随机、一公开”,规范执法标准程序,建好举报投诉联动平台,推进市县指挥中心与基层网格联接互通,打造高效运转的案件查办体系。

   打造“7×24小时” 全天候网上服务

   去年,市人社局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压减办理时限1066天、精简材料286件,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今年,烟台将进一步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统一人社办事标准,推进市、县、镇(街)三级联动实施,力争年内办事申请材料、时限再压缩20%。

   今年将开展人社综合便民窗口建设专项行动。作为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政府部门,烟台人社部门将将学习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做法,总结芝罘区、开发区试点经验,加速建立市级“综合无差别受理”服务窗口,并向各县市区推广,树立人社窗口一体高效服务的全新形象。

   同时,开展智慧人社网络平台建设专项行动。在人社系统内加强数据优化整理,建设综合查询服务平台、“人社电子档案袋”,形成使用数据决策、管理、服务的一整套机制。对外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办事频率高的事项,抓好网站、APP、微信线上集成服务和线下窗口服务联动结合,开发网络咨询机器人和办事应用,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网上服务,力争更多服务事项“一次都不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