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确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2019-03-12 18:06:1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为推动文化产业冲击新目标、实现新突破、增添新优势,威海确立了今年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即以实施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计划为引领,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培育为重点,以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为抓手,着力抓好6个文化产业园区、7个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和17个文化产业建设项目、14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的推进,形成了全年工作的施工图和项目表。

  为何发展文化产业?

  近年来,威海市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城市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抓手,积极创新推进机制、聚合社会资源、壮大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呈现出方向目标更加明晰、资源要素加速汇集、发展氛围持续升温的良好态势。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4.2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1%,位居全省第9位。一批文化企业、产品基地、艺术园区、交易市场、文化场馆、文创空间成长发展,中韩文博会、中国油画小镇等产业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但威海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爬坡阶段,产业基础较为薄弱,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5个百分点;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少,文化服务业竞争力弱,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家纺、地毯、印刷包装等传统文化制造业;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文化产业园区日常经营活跃度不高,文化产业平台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不完善,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创意性统筹整合水平不高,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文化创意人才严重匮乏。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

  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实施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计划,旨在挖掘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打造发展亮点,吸聚社会资本,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去年以来,按照“一区一品牌”的思路,各区市确立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品牌。

  环翠区主打“中国油画小镇”品牌,在地理空间上以孙家疃为运营核心,以全域威海为发展平台;在发展要素上以油画艺术产业为支柱,以泛文化、旅游、社区、生态等为支撑;在资源整合上以中高端油画机构和艺术市场为主体,以吸引国内外油画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进驻为抓手,发展壮大写生创作、研究培训、展览收藏、鉴定评估、拍卖交易等书画产业链条。

  文登区主打“非遗产业化集聚区”品牌,按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巩固行业优势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技艺类和民俗类等非遗项目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促进非遗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培植新的产业优势。

  乳山市主打“红色乳山”品牌,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传统古村落资源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培育、延伸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打造集红色文化体验、生态农业、精品民宿、写生基地及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特色片区。

  此外,高区主打“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品牌,经区主打“韩乐坊文化休闲体验街区”品牌,临港区主打“艺术馆博物馆集群”品牌。

  服务文化领域创新创业

  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2016年6月,威海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政府引导、公司承载、市场运作、社会服务、多方支持”的模式,部署开展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工作。经过评荐申报和综合评审,2018年9月,威海市委宣传部、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对其中基本符合条件的16个单位授予“威海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称号。

  根据各平台提交的年度计划书和产业发展需求,今年重点推动威海星汇谷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威海市动漫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涉及数字文化产业孵化服务、文化科技融合孵化服务、服装创意设计孵化服务等领域。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2019年,全市共筛选了环翠区威高民俗文化邨、佳润文化创意园区、伴月湾国际艺术家驻地、艺甸园原创艺术区、文登区绿地·溪谷小镇、荣成市海角小镇艺术海湾等6家园区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

  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可进一步优化园区自身发展定位、文化主题和主导产业,探索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进一步丰富园区经营业态,文化产业园区既是文创产业的孵化器,也是文化消费的集聚区,要集合创意设计、文创零售、特色展览、艺术展演、公共艺术、创意市集、互动体验、跨界美食等多种文创业态,植入咖啡馆、画廊、餐厅、酒吧、生活美术店铺等商业业态,聚集人气,避免“空壳园区”、“僵尸园区”现象;注重加强文化产业园区社区营造,探索园区与社区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园区联合各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吸引市民参与,把园区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综合体验的场所,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从2019年起,威海将以往的“五个一批”项目分类推进模式,整合简化为年度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两大类。重点招商项目,主要选择投资规模较大、项目成长性好、成熟度高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选择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在建或年内可开工建设的项目。经过各级推荐筛选,确定重点招商项目14个,涵盖文创园区、影视文化、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小镇等领域,计划总投资287.38亿元;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7个,涉及艺术园区、创意设计、非遗传承、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领域,2019年计划投资19.3亿元。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陶相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山东38年义务植树超46亿株 今年将全面推行林长制

    QQ图片20190312082331.png

    在我国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1981年全国人大做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山东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6亿人次,共植树超过46亿株,为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03-12 21-03新锐大众
  • 山东煤田地质:聚焦"五大重点领域"走高质量"前行之路"

    QQ图片20190312083756.png

    聚焦“五大重点领域”走高质量“前行之路”近日,全省煤田地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提出聚焦“抢险救援、非常规能源、地灾治理、检验检测服务、海洋地质”五大重点领域,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为山东“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贡献智慧和力量。向“高”而行...[详细]

    03-12 08-03舜网
  • 专访王忠林:济南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

    QQ图片20190312081956.png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济南肩负着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经验、蹚出路子的重任。王忠林介绍,济南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7家。[详细]

    03-12 08-03齐鲁壹点
  • 青岛出台实施方案,“四项行动”助推壮大民营经济攻势!

    QQ图片20190312081625.png

    为此,青岛银保监局将开展“容错激励”行动,旨在强化尽职免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尽职免责机制,实现“敢贷”,青岛银保监局要求银行机构健全民营企业授信责任管理体系,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工作机制。[详细]

    03-12 08-03青岛日报
  • 山东:力争今年清洁绿色能源发电量增长35%

    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山东省今年将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实现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电力提供,全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山东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山东省将聚焦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波...[详细]

    03-13 07-03新华社
  • 山东省财政直管县(市)增至41个,享受省级政策直通车

    2019年年初,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这次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级财政分配关系,优化全省财政资源配置。[详细]

    03-12 08-03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