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齐鲁网3月12日讯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消息,目前,全省小麦进入返青期。农业专家建议,适时浇好返青水。
由于越冬前土壤底墒好,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份,全省出现较大降水,墒情适宜。据气象预报,近期气温偏高,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蒸发量加大,土壤失墒加快。3月中旬后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小麦对水肥敏感,需关注墒情变化。
农业专家建议:
镇压划锄,提墒保墒。镇压和划锄结合进行,先压后锄,促进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对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早春小麦返青后对旺苗镇压,也是控旺转壮的有效措施。
适时浇好返青水。对于越冬前浇好越冬水、现墒情较好的一般麦田,可适当晚浇返青水;晚播麦若墒情较好,也应晚浇返青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返青。
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对返青时群体过小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
加强病虫草害管理。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麦田播娘蒿、红蜘蛛、蚜虫、纹枯病等病虫害有不同程度发生,要抓住返青关键节点,及时进行有效防控,切实做好小麦化学除草和病虫监测防控工作。
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防御早春冻害。
闪电新闻记者 刘金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在我国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1981年全国人大做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山东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6亿人次,共植树超过46亿株,为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聚焦“五大重点领域”走高质量“前行之路”近日,全省煤田地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提出聚焦“抢险救援、非常规能源、地灾治理、检验检测服务、海洋地质”五大重点领域,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为山东“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贡献智慧和力量。向“高”而行...[详细]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济南肩负着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经验、蹚出路子的重任。王忠林介绍,济南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1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7家。[详细]
为此,青岛银保监局将开展“容错激励”行动,旨在强化尽职免责,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尽职免责机制,实现“敢贷”,青岛银保监局要求银行机构健全民营企业授信责任管理体系,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工作机制。[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山东省今年将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实现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电力提供,全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山东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山东省将聚焦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波...[详细]
2019年年初,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这次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级财政分配关系,优化全省财政资源配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