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共谋乡村人才振兴良策 畅通职称评审通道 培养一批职业农民

2019-03-12 07:29: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崔岩 范佳 张阿凤 董昊骞 韩晓婉 陈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山东该如何破解人才瓶颈?连日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山东乡村振兴“招龙引凤”出点子。

  齐鲁晚报特派记者 崔岩 范佳 张阿凤 董昊骞 韩晓婉 陈玮         

  高校:

  要使培养的人才

  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久存来说,村里打造的工业建陶小镇,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亟须引进环保方面人才,使村里产业向低耗能、无污染方面转变。如何“招龙引凤”,这不仅是李久存,也是很多村党委书记的苦恼。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人才来自哪?目前看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农业院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二是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宪省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专访时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山东农业大学调整学科建设,使学科和专业更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出的专业农科人才将来到达农村一线后,能解决农村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张宪省介绍,2018年山东省出台了新政策,山东农业大学招收免费农科生133人,学生报考热情非常高。“农科生的学费由省财政支付,将来毕业后到农村发展。”

  他坦言,虽然招生效果很好,但也面临着将来怎样激励他们到农村去的问题。“可能大部分免费农科生还是不太愿意返回基层,因而需要更多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比如,在农村工作一定时间的大学生可以在考公务员、选调生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此,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布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自2019年起,面向在乡镇基层工作或者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每年遴选1000名基层管理人才、1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基层创新创业人才,纳入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时作为重点人选。

  研究所:

  并非学历高就是人才

  适合的才是人才

  对于上述所说的激励农科生去基层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菏泽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所在的研究所只有3名科研人员,其他地方正常要配备十多名。这两年,科研所新来了2名刚毕业的研究生,但都没待到一年就走了,农业育种几乎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但王秋玲表示,她并不责怪留不下的年轻人,因为农业育种工作太苦太累,“我们试验田在非常偏远的农村,面积70亩,包含4000份材料,一年至少4个月在田间,每天8到10小时,回去还要记录分析数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上也表示,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所得的收益,让科研主体拿到那份贡献所体现出来的报酬。这给王秋玲带来极大希望。

  “研究所尽管累,但出科研成果,培育成功的种子在市场很畅销。这些激励政策,对基层一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用很大。”王秋玲说,对于人才的引进标准,她建议适当降低学历要求、降低招聘门槛。“有的研究所招聘标准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很多工作本科生也能胜任,关键是工作态度。并不是学历高就是人才,适合的才是人才。”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建设美丽乡村也不仅只需要高学历人才。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建议,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一批老家在农村,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复转军人、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其他技能人才回乡发展,充当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同时,选派一批基层干部返乡任职,着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王树理则建议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让懂专业、会操作的大学生、农技师等科技人员到基层工作,织就人才与科技相结合的网络,给予农民有效指导,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新农人:

  培养高层次农场主

  当好农民带头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批高素质的农民正在成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头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去。  全国人大代表、德州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德东的家庭农场经营着3000多亩土地,连续多年被评为“种粮大户”,去年底又入选“全国十佳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中的领军人物,他在引领当地农业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和带头致富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做一产能做好,但要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就困难了。”魏德东认为,目前快速发展的家庭农场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人才技术缺乏、经营水平不高等不少问题,人才振兴至关重要。

  他建议,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高层次农场主,当好农民带头人,才能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家庭农场由‘量’到‘质’转变。”

  去年,山东省人社厅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首次提出建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我高中毕业函授大专文凭,农村很多‘土专家’也一样。”魏德东说,现在不受学历、所学专业限制,畅通农民评职称通道,让农民也像教师、工人一样,变成了体面的职业。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已有7年,每年培训400多人,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让乡村这块“洼地”增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管理处处长孔怡建议,也可以发挥科研院所优势开展科技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养,引导推广骨干人才掌握新型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方式方法,培养农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场外连线

  不用在外奔波在家也能干番事业

  曹有忠(左)和耿付振在村里的新型大棚前。(资料片)     

  齐鲁晚报记者 王尚磊     

  这几年,聊城茌平县耿店村的大棚蔬菜种植越来越红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曹有忠和耿付振,一个是“80”后大学生,一个是“90后”技工,在2018年,他们离开繁华城市,辞去固定工作,回到家乡和土地打起了交道。

  1988年出生的曹有忠大学学历,学的是出版发行专业。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曾留在长沙工作一年,做过出版校对工作,随后辗转到济南做了电商。“我们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对我触动很大。”曹有忠说,“看着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们就在家门口种植大棚蔬菜,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还好,就决定回到老家。”

  2018年,耿店村改造了几十个蔬菜大棚,由于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都很高,曹有忠没有获得承包的机会,曹有忠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出了想在家乡创业的想法。“村里非常重视我们这些年轻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提供给我们,这是在外面感受不到的温暖。”曹有忠说,耿店村“两委”班子看重他有从事过电商销售工作的经验,还把打造耿店村蔬果生鲜销售电商平台的任务交给了他,看到老人家对他的信任,曹有忠更有信心。

  2018年4月份,曹有忠发现了另一条创业路,秋收季节,他用打工攒下的钱成功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梨树,曹有忠前期投入了20多万元。“要和村里种植的品种形成差异,互相补充,销售要开发自己的客户,不能单纯依赖村里的批发市场。”有过销售从业经验的曹有忠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思路,按照他的规划,3年后,这50亩地的年纯收入能够超过50万元。

  “回村之后,我常和村里的朋友们在一起交流。我们都感觉,无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回到家乡种大棚,都是为了生活。而在家乡,收入不比打工差,还能和父母朋友团聚。天大地大,家乡的生活最美!”

  耿付振,1990年生人,今年29岁,年轻、有魄力,是耿店村“棚二代”的典型代表。3月11日晚,他还在忙着计算辣椒的产量,当天共采摘600多斤辣椒,按照行情每斤4.3元计算,第二天能卖出2400多元。

  “我是中专毕业,毕业后在杭州一家汽车制作公司上班。”耿付振说,他是一名技工,负责汽车制作智能操作,月薪6000元左右。结婚后的耿付振和对象分居两地,看着家乡越来越好,耿付振脑海中闪现出回家创业的想法,当他把回家种植蔬菜盖大棚的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起初开始有些担心。

  2018年9月份,正赶上村子里土地流转,耿付振带着积蓄回到了耿店村,在家人的支持下凑够50万元,盖起了占地30多亩的新型蔬菜大棚。5个蔬菜大棚,足够耿付振忙活的,尽管比之前的工作累点,但耿付振信心十足,2018年12月份,大棚开始见了“回头钱”。

  “现在形势好,菜价也好,比之前在外地上班每月得多赚一倍多的钱。”耿付振说,一家人团聚,不再奔波,在家里也能干一番事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推荐阅读
  • 推出12项财政政策措施 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投资

    QQ图片20190311075359.png

    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投资。加大项目推介力度。[详细]

    03-11 07-03大众日报
  • 山东“四项聚焦”加快乡村振兴制度创新

    QQ图片20190311075632.png

    山东省委在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中提出,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聚焦协调推进机制创新,聚焦农村改革制度创新,聚焦乡村投入机制创新,聚焦乡村人才引培制度创新,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改革农村土...[详细]

    03-11 07-03农民日报
  • 今年济南开工20条道路建设 一大批路国庆节前通车

    QQ图片20190311080157.png

    3月8日上午,济南市交通运输系统“打赢交通枢纽攻坚战,争当省会建设排头兵”劳动竞赛,在凤鸣路南延建设现场正式启动。据悉,春节后济南已开工20条道路建设,凤鸣路南延工程上半年通车,将为港沟区域中心和CBD副中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详细]

    03-11 08-03生活日报
  • 青岛海事部门:鱼汛期谨防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

    QQ图片20190311080438.png

    进入3月以来,青岛沿海迎来鱼汛期,渔船纷纷出海捕捞,经常进入航道和锚地,易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青岛海事部门提醒,渔船要遵守航行作业规范,商船在设计航线时尽量避开传统渔场和渔船密集区域。[详细]

    03-11 08-03新华社
  • 政府补贴保险 助力山东高精尖技术企业闯市场

    2月25日,记者来到淄博当地企业——山东精彩无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去年7月18日,这家公司与人保财险淄博分公司签下保障金额9200余万元保单,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工业智能仿真地理信息平台“精彩无线Smart VRGIS软件”普及运用进行投保。[详细]

    03-11 07-03齐鲁晚报
  • 山东今年将推广高铁电子客票 临沂年底通高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春 本报特派记者 崔岩 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际交通、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王新春说,下一步将通过欧亚班列的开行,有效形成货源整合吸聚效应,扩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的品牌效应,力争2019...[详细]

    03-11 07-03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