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每年3至5月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毒性最强,最易发生河豚鱼中毒。这时候总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冒死吃河豚”。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因食用河豚鱼导致中毒事件发生。在此,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大家,河豚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野生河豚有剧毒,绝不能食用。
据悉,野生河豚主要生活在海里,有时也会在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和淡水水域出现,野生河豚的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其中内脏和卵巢的毒性最强。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0.5毫克就可能致人死亡。河豚毒素耐热,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坏,长时间的蒸煮炖对去除毒素作用不大。
河豚中毒者首先表现为面部和四肢麻痹,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进而可出现呼吸困难、抽搐和心律失常等,终致死亡。中毒者临死时,意识大都清晰。
目前并没有针对河豚毒素的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通常只能采取催吐、洗胃等去毒措施和对症治疗处理,救治成功率不高。因此,要珍爱生命,勿食野生河豚。
想品尝河豚的鲜美,根本不用“以命相搏”,找对途径大可安安心心吃河豚。2016年,原农业部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有相应规定,并非任何餐饮企业都能养殖、加工或售卖河豚,并要求河豚加工产品包装上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解禁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可以售卖河豚活鱼及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而是只能售卖经过加工的河豚产品。品尝河豚鱼,消费者必须选择有资质的餐饮企业,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加工好的河豚产品。
河豚毒素并非河豚专利。河豚毒素不只存在于河豚体内,在某些海洋生物中,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尤其是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白螺、割香螺、小黄螺等)在我国某些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常有食用,因此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眼下天气渐渐炎热,各种螺类深受欢迎。消费者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食中毒。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王峰 小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山东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2018年,青岛、烟台、威海3个海洋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了80个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和产业集聚孵化项目,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和年度检查。[详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详细]
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牵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大数据局、山东银保监局配合)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配合)[详细]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要求,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1+1+8”系列方案中,第1个“1”是《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详细]
3月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山东,对“创新激发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山东省出台了《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整合涉农资金纳入乡村振兴“资金池”;构建起乡村振兴政策规划体系。[详细]
山东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公示名单发布 3月2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山东省普通高中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三好学生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结果公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