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本报2月28日讯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上获悉,我市将在19个重点领域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治理,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不断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19个开展专项治理的重点领域为: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逃税骗税“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以及开展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
会议指出,要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各责任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失信治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畅通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失信信息和线索,加强日常的监管检查,对失信违法问题进行坚决打击查处,实施联合惩戒;要广泛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各行业各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诚信实践活动,引导人们立足岗位践行诚信规范,将诚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中,体现到工作各环节中。
据悉,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息2.6亿条,公示红黑名单100余批次。出台联合奖惩实施意见,编制联合奖惩行为清单和措施清单等措施,加大信用联合奖惩力度,社会信用体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建立完善,为失信问题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工作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2月27日一早,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物资的“齐鲁号”班列,从青岛胶州火车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年,山东将以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加强鲁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同时巩固提升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详细]
进入新时代,山东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改革开放要走在前列,制度创新必须率先突破。1月1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2019年,济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加快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济宁、济南至临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详细]
王清宪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执法为民,练就过硬本领,严明铁规铁纪,完善职业保障,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政法队伍。市委政法委委员,各区市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政法机关负责同志,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详细]
粮食总产超过10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不懈努力。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详细]
2019年1月份,省教育厅晒出2018年山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单”,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44.3%下降至9.03%,已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