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两会”期间,滨州日报·滨州网采访了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围绕富强滨州、双招双引、对标对表、担当作为四个方面的问题,向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您对“富强滨州”怎么看,联系到您所在县区,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双招双引”有何必要性迫切性,将采取哪些具体的、个性化的措施来推进?年内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理解“对标对表”,将如何在县区工作中推动这种工作方式方法?如何理解担当作为,如何落实到工作中?将如何做好推进担当作为的制度设计……对此,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一一作答。今天,我们推出这一系列访谈内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市人大代表、无棣县委书记丁锋:
唱响工业强县主旋律 真抓实干谋取新突破
年内确保9个过亿元项目建成投产
“富强滨州”,涉及方方面面,是经济、民生等领域全方位的富强,其中发展经济是富强的前提,工业强市是富强的保障,只有经济优、工业强才能拉动民生强、百姓富,才能提高滨州在山东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才能实现新时代的“滨州梦”。
落实好“富强滨州”战略构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发展,最大的责任就是担当作为。无棣县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激发斗志。将大讨论活动的主题定为“对标一流比作为、争先进位抓落实”,围绕回答好佘春明书记发出的“滨州六问”,深入查摆解决“境界不高、执行不力、干劲不大、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激励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形成加快追赶超越的思想共识,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二是唱响工业强县主旋律,猛攻工业。把工业强县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坚持以工为纲、以工促商、以工带农,集中力量、资源抓园区、抓项目、抓产业,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带动无棣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在全市争先进位,引领无棣不断走向富强。力争利用三年的时间,鲁北高新区全面建成千亿级产业园,新型化工产业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锂、钛、铝、机械制造等产业转型发展实现质的突破。年内确保总投资49亿元的鑫岳燃化清洁油品加工、投资12.2亿元的磷酸铁锂联产磷酸铁、投资2.6亿元的碳酸锂新材料、投资2.8亿元的环氧氯丙烷升级改造等9个过亿元项目建成投产。三是推进镇办全面突破,夯实基础。给镇办压担子、严要求,调动镇办抓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双招双引、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等,挖掘增收潜力,迅速打开局面,改变落后面貌。
“双招双引”是当前牵动工作全局的关键点。2019年,无棣“双招双引”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瞄准苏州新时代、上海格派、杭州长凯、广东海大等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年内引进县外资金60亿元。目前,鲁北企业集团正在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集团洽谈,合作建设新能源动力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在招才引智方面,加快中国鲁北锂电研究院、无棣鲁东大学海洋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年内落实合作项目20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
“对标对表”,我的理解就是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对标对表”的出发点是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落脚点是促进自身发展“争一流、上水平”。无棣县将2019年定为“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之年,是“对标对表”工作法在县域发展的具体实践。“对标一流、争先进位”,总的考虑就是,结合我们即将在全县开展的“对标一流比作为、争先进位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找标、学标、夺标”专题活动,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自己找等方式,各单位瞄准全市全省全国先进典型,确立一个与自己条件相近,可比、可学的赶超目标,列出对标清单,制订具体方案,边学边改边提升,努力实现“单项工作出亮点、整体工作上水平”。具体思路是,突出重点,瞄准镇办“乡村振兴快突破”、园区“双招双引拼成果”、部门“业务工作争先进”、企业“加快发展比贡献”,全方位推进对标争优,差异化开展创先争优,努力实现全市争第一、全省争先进、全国创精品。
在我看来,担当作为就是敢想敢干、主动干事,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发展事业不断推进。作为县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还要引导基层干部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敢于追梦,把富强滨州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让“热词”变成现实,关键是要健全完善鼓励担当作为的良性机制,营造人人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担当作为落实落地,在全局工作谋划上,2019年,无棣县确立了100项重大决策部署,并通过会议形式明确了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将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同时,通过林水会战观摩、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半年一观摩等方式,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打分评比,按打分成绩排定座次、评判优劣,让落实情况一目了然。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层面,今年重点抓了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城乡品质提升工程,召开了全县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下大气力解决广告牌匾不规范、占道经营、路域环境脏乱差、农村垃圾反弹等各类“顽疾”,让城乡环境来一个大变样、大改善,真正把干部的担当作为转化成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抓好担当作为制度设计,是当前事关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倡树鲜明导向。围绕市、县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对连续排名靠前的,探索设立“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确因主观努力不够、“为官不为”等导致连续排名靠后的,严肃追责问责,切实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二是强化科学评价。探索“落实力”评价机制,对担当作为、善抓落实的干部,给予特别关注,重点考察干部干了哪些真事、大事,干了哪些群众赞赏的实事、好事,解决了哪些过去遗留的硬事、难事等,并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正确使用“问责”手段,不搞“泛化问责”,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鼓励和推动广大干部当标兵、当闯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2月27日一早,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物资的“齐鲁号”班列,从青岛胶州火车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年,山东将以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加强鲁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同时巩固提升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详细]
进入新时代,山东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改革开放要走在前列,制度创新必须率先突破。1月1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2019年,济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加快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济宁、济南至临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详细]
王清宪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执法为民,练就过硬本领,严明铁规铁纪,完善职业保障,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政法队伍。市委政法委委员,各区市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政法机关负责同志,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详细]
粮食总产超过10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不懈努力。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详细]
2019年1月份,省教育厅晒出2018年山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单”,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44.3%下降至9.03%,已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