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胶东在线2月27日讯(记者 孙宗顺 实习生 姜依婷)27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烟台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因地制宜、各扬所长,将奏响打造烟台文旅新名片的协奏曲。莱州有“千年古邑、厚德莱州”之称,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加快构建一带(滨海旅游带)、两廊(环山生态休闲廊道、环城游憩廊道)、三核(东海神庙旅游区、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云峰山—大基山—寒同山文化名山旅游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推进旅游消费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购物超市和特色街区,完成乡村旅游点厕所改造工程;年内新建城市书房1处,新建分馆或流动图书服务点2个;优化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重点扶持200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升级服务。
惠民为根,电影公司确保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544场,莱州剧院继续做好“院线+公益+社会经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全年举办各类演出30场次以上。京、吕剧团送戏下乡100场次以上,流动舞台车公益下乡演出20场次以上。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组织系列文旅活动。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感,重点打造好花节文化艺术节、民族音乐会等主题活动100场次以上。打造莱州百姓大舞台品牌,以莱州剧院广场为中轴,在东西南北4个镇街设立乡镇百姓大舞台,参演团队100支。重点推出莱州重大历史廉政题材大型蓝关戏《太守杨震》新剧目。
抓好云峰山—大基山—寒同山文化名山旅游区投资开发和整体包装,加快推进总投资58亿元的东海神庙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25亿元的莱州城市旅游中心、投资30亿元的东方功夫小镇、投资5亿元的“莱州城市会客厅”、投资5亿元的黄金生态旅游、投资8亿元的朱旺长寿文化旅游度假村等重点文旅项目的招商落地和规划建设,培育打造文化旅游龙头产业项目。
积极发展新业态项目,扶持蓝色海洋科技、明波水产、太平湾游艇码头等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展特色旅游休闲活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民俗体验、乡村客栈、田园采摘、生态观光等乡村旅游产业。按照田园综合体标准,聚力打造郭家店小草沟国家3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青少年研学基地。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扶持食圣食品有限公司,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2月27日一早,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物资的“齐鲁号”班列,从青岛胶州火车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年,山东将以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加强鲁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同时巩固提升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详细]
进入新时代,山东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改革开放要走在前列,制度创新必须率先突破。1月1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2019年,济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加快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济宁、济南至临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详细]
王清宪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执法为民,练就过硬本领,严明铁规铁纪,完善职业保障,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政法队伍。市委政法委委员,各区市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政法机关负责同志,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详细]
粮食总产超过10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不懈努力。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详细]
2019年1月份,省教育厅晒出2018年山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单”,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44.3%下降至9.03%,已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