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早报2月12日讯 电话24小时值班全年无休、振铃3次内必须接通、诉求受理当日转交责任单位、一般性群众诉求3个工作日内办结……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承担的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组的终期评估。城阳区由此成为全国政务热线行业中首家通过标准化试点验收的县市区。
率先:建立民声服务综合平台
市民只需拨打“阳光政务服务热线”,就可以进行所有政务服务领域的咨询和投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辖区内市民诉求渠道进行了全域化、最彻底整合。”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主任张海涛说,民声办成立后,城阳区逐步整合起公开电话、网上信箱、政民互动和网络舆情4大类30条市民诉求渠道,在全国县市区中率先构建起处理非应急性市民诉求的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目的是解决市民诉求多头管理、工作交叉、环节过多等问题。但是,从“九龙治水”到“一肩担当”,“阵痛”难免:渠道整合导致工作量骤增,责任部门答复不规范、口径不一致,跨部门联动处置机制不完善,社情民意数据过于碎片化……如何推动工作有序进行?城阳区的解决方案是“标准化”。
举措:启动民声服务标准化建设
几年前,城阳区启动民声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试点立项和验收,最终搭建起1个结构总框架、3个指标分体系、13个要素子体系、82项标准。翻开这本厚厚的《城阳区民声服务标准文本》,从人员上岗、诉求受理,到诉求转办、督办回访,可谓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话务员汉字录入每分钟60字以上、水电暖等与群众生活相关问题1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办理结果、街道和区直部门党政班子中排名第一的副职分管民声服务办理工作、每周一向区政府分管领导报告上周市民诉求的热点难点……
城阳区民声办工作人员郭卫民介绍,标准将2100余类市民诉求事项,按性质分为9类5级176个子项,建成了百万量级的“民声服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平台上,每一条群众诉求都有一个相应的独立编码,受理、转办、督办、回访全过程留痕,且都是标准化运行。每个环节都设定了固定的表单,对信息录入作出了格式上的严格规定,只要不合标准,系统都将拒绝接收并自动发出警示。“如果责任单位没有在规定办理时限作出反馈,系统就会自动给部门相关负责人发送短信提醒;反馈信息中缺少必要内容,如具体承办人姓名和联系方式、落实办理情况、答复来话人的时间和结果等,系统就会自动阻止内容提交。”郭卫民举例说。
反响:市民投诉只需一个电话
标准化实施后,群众原先投诉无门的事情,如今实现“一个部门集中受理、一个部门协调办理、一个部门统一答复”。市民黄女士说,以前反映共享单车问题,打一圈电话不一定能找到责任部门,现在只要拨一个电话,民声办就会根据部门职责归口处理。押金退费问题转交市场监管部门,不文明骑行问题转交交警,乱停乱放问题根据情形转交城管、交警或市政,最多只需等待3个工作日就会收到答复。去年1月至10月,城阳区民声办共接处市民诉求10万件次,办结率100%,重复转办下降26%。(记者 王涛 通讯员 王作岩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弈霖
履职有重点,山东省政协2018年做了这些实事履职有重点。服务中心工作,开展重点调研“重点调研”,是十二届省政协开局之年的履职主线。[详细]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2月11日上午,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的召开,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次大会则是铆足干劲担当落实的开山‘第一炮’,也是重整行装再次进发的开局‘新号令’,在全省树起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详细]
2019年济南规划要干“十件事”。11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规划局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发挥规划统筹、引领和保障作用,围绕实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四个中心”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品质和风貌、乡村振兴战略等部署了2019年十项重点工作。[详细]
春节期间3号线进站客流最大车站为青岛北站,客流第二大车站为青岛站,客流量第三大车站为五四广场站。列车巡视员春节期间共巡视5642次,制止列车内嬉戏打闹、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307次,有效提高乘客乘车体验,保障乘车安全。[详细]
日前,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举行民主协商会议,就即将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议程和省委拟向省“两会”推荐的有关人选情况,进行民主协商。 [详细]
推动乡村振兴,是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使命担当。为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规划体系,我省围绕“五个振兴”分别制定工作方案,配套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我省还出台了《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山东省美丽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