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148】从濒临关门到仨月订单破2000万 济南“瞪羚”民企点赞政府“出手”帮过坎!

2019-02-04 17:5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何长青 樊思思 亓翔 毕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全体编辑记者开展“学批示 践‘四力’——新春走基层”活动,连续第十一年新春走基层。编辑记者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 80 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春节前夕、在回家的过程中,通过记录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祖国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美好景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在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两微”及商业平台,同步推送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新春走基层【148】:从濒临关门到仨月订单破2000万  济南“瞪羚”民企点赞政府“出手”帮过坎!

  时间:2019年1月30日

  地点:济南市高新区和同信息产业园

  记者:何长青 樊思思 亓翔 毕胜

1月30日,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何长青带领记者到济南市高新区的和同信息产业园采访。在生产车间,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哲向何长青介绍智能水表产品配件。

  2019年1月30日,腊月二十五,农历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在济南市高新区的和同信息产业园,今年的“年味儿”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往年这个时候,园区里静悄悄的,工人们接不到新的生产任务,早就放假回家了;今年1月却一反常态,公司接订单接到“手软”,大伙儿加班加点干得热火朝天,经常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下班。

订单量大幅增加,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加紧生产。

  “一直揪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是我们公司的巨大转机,民营企业的春天要来了!”面对大众网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的记者,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哲感慨万千。变化从2018年开始萌生,尤其是去年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耿哲心目中,那场座谈会是“里程碑式的”,也让千千万万民营企业有了信心,有了获得感。

  收不回钱贷不到款,他们曾遭遇资金周转“卡脖子”几近停摆

  “我们的产品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就拿家里的供热来说,如果采用我们的智能能源系统,调节后能节省40%的能源消耗。”走进和同信息产业园的生产车间,热动能实验室、水表实验室、大表实验室……各种仪器和产品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工作台前紧张忙碌着。创立于2011年的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带着明显高新“标签”的技术型企业。企业定位于物联网能源管理方案提供商、公用事业能源计量智能化专家,自主研发各种智能水、电、气、热能源计量仪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多年,耿哲当初创立和同的原因很简单:想干点自己的事,用好的产品实现自己的梦想。

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展示。

  在耿哲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梦想越来越近。和同先后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获评2017年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2018年被列入山东省瞪羚示范(培育)企业。无线远传水表、物联网燃气表、物联网抄表终端、遥测终端机等新产品不断问世,公司推出的智慧水务APP,水利助手APP等,更是实现了手持设备抄表、查询、缴费各项功能。

  然而,这样一家不缺技术、不缺产品的高新民企,却差点迈不过资金周转困难这道坎儿。“客户欠款收不回来加上银行缩贷,流动资金极度匮乏,去年最难的时候公司账上只剩下不到2万块钱。”回忆起当时的挣扎与压力,耿哲不由得苦笑。他告诉记者,和同创立之初的几年冲劲十足,几乎每年都能营收翻番。但科技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资金需求量剧增,而这类企业由于缺乏直接抵押物等原因,很难持续获得足够的贷款和融资,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在所难免。

  “去年有段时间,真的感觉撑不下去了。”耿哲说,没有流动资金,就没钱购买原材料,不敢接订单,全公司上下100多名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最难的时候,他想过放弃,放弃这家辛苦创办7年的公司。

  关键时刻政策来救急,2组数字见证企业“冰火两重天”

  “2018年对和同来说,对我来说,真正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困境终于破解,,耿哲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企业起死回生后的感受。过去一年,和同一度走到了最低谷。最困难的时候,是两笔共计150万元的贷款帮企业渡过了难关。

  耿哲口中的150万贷款,来自济南市税务局与银行建立的“银税互动”战略合作项目。由税务部门向银行提供企业纳税信用级别信息,作为银行向纳税人提供信贷服务和相关金融优惠政策的参考依据,从而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耿哲拿到的两笔“银税互动”贷款,完全依靠企业以往的优良纳税记录,不需要任何的抵押和担保。余额不足2万元的公司账户上,一下子多出来150万,和同的燃眉之急暂时缓解了!

  更让耿哲激动的是,一直让他发愁的客户欠款问题有眉目了!去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8天后,国务院部署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11天后,和同的账面上收到了第一笔拖欠款,753万。“有些欠了好几年的账,对方主动打电话找我商量还款方案,让我去拿钱。”说到这里,耿哲忍不住咧开嘴,舒心地笑了。

  收回了部分账款,资金能转起来了,公司抓紧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开足马力接订单。到2018年底,和同全年完成了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0%。

 

  淡季接到2000万订单反超旺季,民营企业正在迎来发展春天

  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融资难的问题,逐渐不再是挡在和同面前的一座大山。

  “我们进驻到企业,就是要实地了解企业困境,帮他们解决资金难题,进而寻求更高层面的资本投入解决方案。”在和同信息产业园,记者还见到了一支特殊的服务队——山东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南第二服务队。这是山东省“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建的众多服务队当中的一支,自进驻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已经帮助公司解决了不少金融方面的问题。服务队工作人员李茂华告诉记者,今年1月,服务队为合同组织举办了“金融机构助力和同信息高质量发展专场推介会”,搭建政企银三方沟通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获得了1.1亿元银行意向授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2019年开了个好头!现在我们手里捏着大概2000万的订单呢。”在生产车间,现场几位负责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由于产品和客户特性,每年第一季度是和同公司的淡季。往年这个时候,能有一二百万的订单就不错了。而如今这2000万的订单量甚至超过了往年的旺季,公司上下都兴奋不已,大伙儿摩拳擦掌,准备今年大干一场。

  “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比2018年至少要翻一番,争取达到1.2亿元到1.5亿元的规模。”生产车间里,中途休息的铃声响起,工人们说笑着走出车间喝水、休息,耿哲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怀信心的笑容。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