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王彦斌)守着一池清泉、一棵唐槐、两处红色遗迹,却还是省级的贫困村,苏纯钢从去年年初上任柳埠泥淤泉东村村支书之后,就在思考如何让该村实现脱贫致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之后,一些事情虽然有了眉目,但如何进一步攻坚克难,苏纯钢仍在思考。
泥淤泉东村内的泥淤泉 记者周里摄
泥淤泉东村位于济南市柳埠街道办事处南侧约9公里的位置。该村内有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泥淤泉,泉水旁边还有一棵槐树,因为历史悠久,村里人称其为“唐槐”,这棵槐树也被相关部门列为了古树名木。
“就现在的政策来看,打造景点,搞旅游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好的路径。”苏纯钢说。于是,除了村子里有的泉水和槐树外,苏纯钢认为村里的红色遗迹也是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今年已经90多岁高龄的王文田年轻时曾在泥淤泉东村参加过革命,据他回忆,在1941年到1947年间,这里有八路军和解放军的联络点。“有发报机,有个秘书处作为中间联络点,主要进行秘密发报等工作。”王文田说。
苏纯钢的爷爷在战争中也受了伤。“当时我们村里不少人参加了革命,我爷爷的胸部还被子弹打中过。”苏纯钢说。正因为村落里红色基因的存在,苏纯钢就想着把这块资源挖掘出来,打造成村里的另一个“景点”。在泥淤泉东村内,相关联络点的遗址还被标注着,但因为年代久远,不少房屋已经十分破败。
另外,泥淤泉东村目前还是省级的贫困村。与之对应的是,泥淤泉东村也是省级美丽乡村,而在去年该村还被选定为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
“相关资金进来,肯定会有助于脱贫。但是该发展怎样的产业,目前很不好说。”柳埠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没有规划,现在很多东西还不能确定。”采访中,一位在南山某村庄进行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告诉记者。
济南南部山区管委会在2016年8月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定位。2017年初,为进一步梳理南部山区的生态现状,确定各类保护空间,确保南部山区在统一的空间管控要求下开展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南部山区“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目前还未出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2019,山东经济仍能平稳健康发展根基稳,后劲足,专家综合分析认为——2019,山东经济仍能平稳健康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43.9%、17.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全部完成……一系列数字指标鼓舞人心,集中反映了我省去年经济总体平稳、...[详细]
2018年山东GDP同比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549元和16297元,比上年增长7.5%和7.8%。[详细]
济莱高速免费,济南有设想已提交报告。截至1月29日,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已收到6件关于济莱高速通行免费的建议,其中莱芜区韩克春等4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济莱高速对鲁A鲁S号牌7座以下小型客车双向免费。[详细]
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香港上市服务中心启动。该服务中心将通过企业上市辅导和股权融资等业务,搭建起青岛企业赴港上市资本运营服务平台,将更多的青岛优质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实现青岛市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全方位开拓。[详细]
我省多地迎雨雪天气。但这次还是南部的雪比较大,鲁中北部、鲁西北和半岛北部仍是与雪无缘。[详细]
我省推行全民共享公共就业服务。户籍不再是屏障◆政府补贴培训项目向所有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开放◆初创阶段及灵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体,可采取“经办人书面承诺”方式减轻企业反复提供材料证明负担◆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稳就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