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报告原声
“当前,省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要创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赢得决胜于未来的新优势。我们要乘势而上、奋发作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为加快跨入‘万亿俱乐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首次写入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长期以来,国家中心城市的角逐,都被视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一场“高手过招”。而与国内诸多“强敌”同台竞逐国家中心城市,济南有着哪些底气和优势?此举又深意几许?
城市间的一场“高手过招”
对济南是否参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角逐,公众早有期许。2017年2月,一位市民就曾通过市政府官方网站的“市长信箱”栏目,询问济南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方面是否有所动作。彼时,市发改委回复称:国家已先后明确支持多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济南市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争取工作”。
而这座城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景,在2018年7月24日得到了济南官方最高层面的确认。“抓紧实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行动,全面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将济南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当天召开的济南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如是说。
此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更加确认了省会济南的这一激昂愿景。谈及此事,不少人大代表用“很激动”“备受鼓舞”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激动之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角逐国家中心城市,是一场极为激烈的竞争。
据梳理,截至目前,已获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有9座,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而已明确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杭州、南京、长沙、宁波、沈阳、厦门等,可谓“劲敌”如林。因此,在专家眼中,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是城市间的一场“高手过招”。
与“豪强”比拼的济南底气
在竞逐国家中心城市这场与先进城市之间的“高手过招”里,济南有着哪些优势?
在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兰军看来,济南北连京津冀、南临长三角,西与中原城市群毗邻,地处多个国家重大战略的链接区域,战略意义突出,同时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战略前沿和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的重要支撑,在协同区域发展进程中,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济南独有的优势之一。
济南的另一大优势是交通。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三个半小时到上海,京沪和青银两大全国综合运输通道在济南交汇,京沪高铁、济青高铁、石济客专、郑济高铁、济滨城际、济莱城际等已建、在建和拟建高铁将形成“米字形”布局,支撑着济南深度融入全国城市网络。高铁时代来临,要知道,在已获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里,很多是铁路枢纽城市。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航运也会愈发便利。遥墙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高速增长,增速一度居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第二位。目前,遥墙机场北指廊及二平滑工程已启动,下一步还将启动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后有望实现7000万的旅客吞吐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明确提出,将加快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进度,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
省会的应有担当和更高目标
更何况,近年来,济南迎来了近20年最好的发展期。2018年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省,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首次进入“亚洲城市50强”,直接跻身“全球二线城市”;招商引资势头强劲,越来越多全球、全国500强企业在济投资、兴业……在专家看来,近年来,济南发展不断起势、提速,这些向好的指标背后,也蕴含着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希望和动力。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自觉承担起与经济强省、人口大省省会相称的更多的国际和国家层面功能,树立起与之相应的城市形象,这是应该具有的使命和担当。”于兰军说。在他看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济南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为明确的方向,只有这样,城市服务能级才能不断提升,环境面貌才能不断改善,宜居水平才能不断进步,城市为市民服务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济南大学城乡规划系主任王林申也认为,“勇于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在趋近目标的过程里实现质量更高、速度更快的发展,是市民的普遍期盼,也是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
搭上国家级战略的“快车”
盘点各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完成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起到支撑、服务、辐射、带动作用”是一项重要职能。此前,济南发展曾长期缺少国家级战略的支撑。但如今,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战略已落子山东,作为动能转换“三核”之一的济南,承担着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先行先试的重任,这也为济南提供了更多借力国家战略、助推自身发展的空间。
在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尹宏玲看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除了新旧动能转换之外,济南还需搭上更多国家级战略的“快车”,从更多的国家级战略里借力、借势,比如济南频频提出的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就是借力的实际举动。近邻郑州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助推。
“在区域上来看,济南必须强化自身和京津冀、长三角这两大城市群的联系,做好和京沪的衔接,更好地融入京沪主导的城镇发展网络体系中,让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资源为我们所用。”于兰军说,在省内,济南都市圈的地位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圈内城市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水平,推动济南由过去以“千佛山-大明湖”为核心的“小济南格局”向以“泰山-黄河”为核心、济淄泰一体化发展的“大济南格局”转变,增强济南统筹配置周边区域资源的能力。
利用好既有产业基础,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超前布局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文旅、医疗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积极承办国际性赛事、会议,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和国际功能,扮演更多“国家中心城市角色”……在专家看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济南可做的文章有很多。“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一项长期工作,绝不是冲刺两三年就能一蹴而就的,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有战略定力,更要对自己有信心。”于兰军说。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云龙)
原标题:“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济南深意几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齐鲁网1月27日讯今天,省委书记刘家义来到青岛市部分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期间,刘家义还来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有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详细]
记者日前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评审并发布实施。欣和食品的食育体验馆将高品质的产品、全方位的食物教育和“待世界如家人”的企业理念传递给消费者,旅游体验环节设计堪称完美。[详细]
济南全市财税贡献率300家总部企业占了超4成。济南市发改委于2018年底,推动制定出台了全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详细]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4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55%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81%以上。今明两年我市农业农村领域将坚决守住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底线、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和农业生产安全底线。[详细]
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突破5000亿元1月27日,济南海关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196亿元,同比增长7.3%,占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26.9%。其中,出口2822.5亿元,增长5.7%,进口2373.5亿元,增长9.3%。[详细]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有238个单位、28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白云热线”当选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群体),7个集体、12名个人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活动中受到表彰,数量全国最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