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月24日讯(记者 张稳 张珈玮) 近日,抑郁症引发网友关注。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陈光辉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常常是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那些人更容易罹患抑郁,而且罹患抑郁之后很难根治,治疗花费会不菲。那么,抑郁症患者会伤害别人吗?什么人更容易抑郁?生活中,我们能察觉到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吗?陈光辉在接受采访时一一给出了答案。
记者:抑郁症一般会表现出哪些具体的症状?
陈光辉: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境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反应迟钝、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意志活动减退,持久地抑制自己的行为,如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疏远亲友、回避社交;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躯体不适,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性欲减退、闭经等。
在此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三点:一是以下三个症状更为关键,分别为情绪是否低落、睡眠是否正常、记忆能力是否显著变差;二是用来判断抑郁的各个症状必须是连续持续两个周以上;三是抑郁的症状应该进行自我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即自己当下的情况是否是一年前或更早前没有出现过的症状。
记者:抑郁症主要有哪些危害?
陈光辉:抑郁症患者会因为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持续下降,长期处于身心痛苦之中,严重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患者的痛苦状态会传染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破坏人际关系和团队工作氛围。此外,长期的抑郁状态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心理疾病的并发状态,加剧患者的痛苦。抑郁症相比于其他心理疾病有一个独特之处:引发自杀。研究表明,世界上每四个自杀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抑郁症患者,且抑郁症患者中有半数的人有自杀的想法。
记者:抑郁症患者会引发暴力行为吗?
陈光辉: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身心痛苦之中,自身寻求解脱的方式是自杀,通常不会伤害他人。然而,抑郁患者通常伴随思维逻辑的病变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下降,因此不排除会采用暴力方式来实现那些符合自己病理逻辑的反社会行为。例如,由于担心孩子或家人会遭受痛苦,那些扩大性自杀的抑郁症患者会在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时,将亲人一同杀死。当然,也不能排除抑郁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并发的情况,罹患抑郁的人如果具有暴力倾向,在决定离开前会实施报复无辜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记者:什么原因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陈光辉:截止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经证实的是,抑郁症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携带抑郁易感基因的人只有在诱发环境(如复杂人际关系)中才会表现出抑郁症状。而在环境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诱发因素是“高压”。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持续应对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压力事件时,就容易引发抑郁情绪以及抑郁症。有时,骤然间发生的重大变故和情感挫折也可以被看做引发抑郁的高压应激事件。
记者:生活中哪一部分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陈光辉:首先要谈到抑郁易感基因的问题,研究证实五羟色胺、儿茶酚胺和多巴胺系统基因中的部分基因位点在诱发抑郁上的生物编码效率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携带抑郁易感基因者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另一部分罹患抑郁的高风险人群是那些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生活或工作状态下的人们。人的生物机能、心智技能和社会适应技能有一定的极限,当压力事件超出这一极限时,人的心理状态就会崩溃而病变,抑郁症是这种病变的表现形式之一。类比于一根弹簧,当用力拉伸并超出弹簧的承受极限时,弹簧自然就会崩断。
记者:患者能否判断自己患了抑郁症?如何发现身边的人是否为抑郁症患者?
陈光辉:抑郁症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出判断的,尤其对于成年人而言。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正确看待心理疾病,不要谈“心病”色变。实际上,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都有发病病因和发病病程,也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持有科学观念的人,在自己出现心理不适、情绪不适、生物节律紊乱等方面的表现时,会及早的求助他人和积极干预。对于抑郁症而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ICD-10可以进行预判,当存在疑惑时再求助专业人士也为时不晚。如何判断身边人是否抑郁症了呢?由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异表现,因此身为陌生人或者交往不深的朋友,通常难以及时觉察已经罹患抑郁症的人。另外,抑郁症患者大都会刻意掩饰掉自己的痛苦和无助,因此亲戚和熟人朋友在觉察抑郁症患者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抑郁者的主动自我觉察和积极就医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生活中如何防治抑郁症?能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
陈光辉:彻底根治的可能性不是很乐观。根据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心理动力机制,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以下用于预防抑郁的建议:一是时常总结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从内心里肯定自己的付出和价值。二是结交朋友,有可以说知心话的挚友。三是在运动、艺术、音乐等方面有个自己的爱好。四是安排自己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如看闲书、散闲步、聊闲天等。
最后还要提到一件事情,抑郁患者都非常痛苦,都特别需要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如果身边有人抑郁了,一定不要歧视或嘲笑他,更不要避而远之。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从山东来说,省级设立总河长、副总河长和省级河长,由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总河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副总河长,并在黄河、大汶河、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大沽河、潍河、小清河、沂河、沭河、漳...[详细]
我省出台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均对民营企业出台了用地扶持政策。日前,省自然资源厅向各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了《进一步...[详细]
在每年济南的区县两会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重中之重。除了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关切,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如何让济南天更蓝水更清?如何将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这些都寄托着济南市民的殷切期盼。2019年,济南各区县将释放更多民生红利,让市...[详细]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近年来我省省市县各级均出台了一些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从机构建设运营到人才队伍培养,涉及方面不少。政策频频出招,养老产业期待的是给力的效果,不过,记者采访我省一家养老机构时,其负责人张东明(化名)却道出其中一些政策难达效的尴尬。[详细]
组织党纪法规和德廉知识测试,全市13136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9303名科级干部参加测试。把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四个意识”的试金石,制定8项牵头整改任务和11项参与整改任务清单,开展监督检查55次,下发督办函31份。[详细]
2018年,山东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其中资产总额达到29303亿元,同比增长18%。我省一直重视引导省属企业明确主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