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由聊城大学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福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籽棉异纤智能精选生产线,在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安装调试成功,已投入棉花加工,其异纤检出率超过国内外皮棉异纤检出机,成功突破棉花加工产业发展瓶颈,填补了棉花加工工艺流程中在籽棉阶段进行异性纤维智能精选的技术和装备空白,得到了陈学庚院士等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专家的肯定。
中国纺织企业数量世界第一,但由于国内棉花种植模式多样、精选工艺落后,高品质棉花一直依赖进口美棉和澳棉,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影响了国内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几十年来,异性纤维超标一直是制约我国棉花品质提升的瓶颈,棉花加工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人工挑拣,自动化程度和检出率低。我国棉花加工行业急需在产业链的源头——籽棉阶段开发异纤智能精选设备。
长期以来,聊城大学始终致力于服务“三农”发展,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早在七年前,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赵岭博士团队就开始将研究方向聚焦到籽棉异纤精选技术。经过七年产学研协同创新,历经五代样机升级、十几项工艺突破,赵岭博士团队成功研制出籽棉异纤智能精选机,在技术和装备领域双双填补了国际空白。该设备融合了机械、电子、光学、色谱、气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对籽棉杂质的分类梳理、多级精选,满足高端纺织企业的要求,能够从源头提高棉花产品质量,增加棉花加工企业的利润,实现高档棉自产自用,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巨大。
为了推动该项技术的产业化,聊城大学成立“农产品智能分选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聊城大学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投资,在长绒棉之乡——新疆阿瓦提县建设国际首条籽棉异纤智能精选生产线。研发团队从聊城大学实验室转战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阿瓦提,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半年多的昼夜奋战和集中攻关,生产线终获成功运行。该生产线的设计加工量8吨/小时,实际产出皮棉60吨/天,日产值150万元。该高端装备的成功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是聊城大学推进人工智能和农业技术深度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的重大成果,正在产业一线释放出巨大能量,有效推动着世界棉花加工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王秀清 王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减免税政策,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对小微企业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政策执行期限暂定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今天,省财...[详细]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全省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我省将加快布局5G网络,推动WiFi网络在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全覆盖;争取取得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原创性重大成果;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详细]
我省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今年将全面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多规合一”。[详细]
在2019年上半年,1号线地铁出入口建设以及线路指示标识将逐步完善,方便市民乘车。在今年的国庆节,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将提前15个月通车,目前该线路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详细]
山东开放发展跃上新高度。据省商务厅厅长佘春明介绍,按照商务部FDI资本项下统计口径,去年,我省新设外资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增长45.8%;实际使用外资123.9亿美元,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3.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过百亿美元六大省市第二位。[详细]
山东本地生源毕业生,九成留在了省内就业。值得一提的是,201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2.01万人,占全国总量的7.56%,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57.66万人,师范类毕业生4.35万人,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共有58.55万毕业生落实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