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我今年还要加入禁鞭志愿服务队!”家住大明湖小区东五区的李福英对今年鞭炮“零燃放”依然信心满满,“小孙子2019年4岁了,除了去年,之前春节期间都不太敢带出门,不知哪里放一挂鞭炮就会吓着他。再一个就是空气质量差,到处都是刺鼻的味道。”李福英的担心从去年开始终于解除了,“空气质量好,走亲访友多,这才是我们想过的春节!”
2018年1月1日起,《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实施。尤其是2018年春节期间,各区县以多种形式宣传禁燃禁放工作,并纷纷在节日节点加大管控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各区街和社区有890多支督查队、3100多人在市区巡逻,此外还有22300多名网格员值守,在全市形成了禁放烟花爆竹的强大舆论声势。
和李福英同住大明湖小区的朱景成就把家里存放的鞭炮换成了生活用品,“放在家里实在太危险了,扔了也危险,还是上交好,统一处理。”他今年也下定了决心,不仅要嘱咐儿女不放鞭炮,“还要叫上几个老伙计,大家一块宣传,毕竟这不是一家人的事。”
年味儿不在鞭炮声声,而在于团圆和安全。“过去大家放鞭炮除了喜庆,还有攀比,总觉得我家放得多,日子就会更红火。”家住正觉寺小区的王桂芳告诉记者,“我觉得,禁燃禁放是关乎济南形象的事。我们家就在泉城广场南面,外地游客来了,听见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多不好!万一再伤到人家,谁都过不好这个年了!”这一番话得到了狄春珍和张连英的赞同,她俩住在趵突泉小区,“今年春节计划都想好了,先就近去趵突泉公园看看花灯,再到新修好的芙蓉街转一转,给孙子孙女讲讲老济南的故事,既安全又有意义。”
狗年春节禁放烟花爆竹所取得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各单位部门的宣传力度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严格执法。但从长远看,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每一位市民的文明自觉和共同遵守。正如大明湖小区居民朱光辉提出的倡议,“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出一份力,主动参与进来,禁燃禁放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的蓝天才会更多。”(济南日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回顾过去一年,众多事件值得铭记。“新旧动能转换大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南方学习”“青年企业家国际峰会”“儒商大会”“外交部全球推介”“全国工商联主席峰会”“香港山东周”……这些前进路上的精彩节点,绘就新时代山东再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波澜潮头...[详细]
今年的济南咋发展?有哪些新的亮点?近日召开的济南各区县两会给出了答案。新的一年里,济南十区二县将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实际,努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让发展更有质量,改革更有成效。[详细]
铁路春运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历时40天。济南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1630万人,同比增加157.2万人,增幅10.7%,日均发送40.75万人。其中直通旅客预计发送630万人,同比增幅9%;管内旅客预计发送1000万人,同比增幅11.8%。[详细]
2019年,济南各区县将继续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与市民利益相关的重大民生领域加大投入,百姓生活将会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2019年,历下区要启动刘智远配建初中等22所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确保龙鼎学校、盛景二幼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交付使用,新增学位9600个。[详细]
三涧溪村干得有劲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说。[详细]
“齐鲁号”班列驶向更广阔天地。这一天,“齐鲁号”欧亚班列从我省4地同步首发,山东成功实现全省欧亚班列资源整合,进入班列统一品牌、统一班次、统一平台、统一支持、统一宣传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