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在假期,许多人喜欢到“网红”景点“打卡”。在山东,如今许多公共文化场馆也成为了群众出游的“网红”新地标。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新启用的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地方,平均每天约有5000人次的群众走进来体验新设施,并参加两馆组织的“创意新年·少儿数字艺术体验”“威图独宠你一人”等公益活动。
家住威海市环翠区的退休教师刘翠萍说,新启用的文化场馆很漂亮,服务项目也多,能看出国家对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非常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1月1日,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专程来到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调研。他表示,要从群众最急需的事情做起,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升级城乡文化设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以威海市新启用的文化场馆为代表,山东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群众热爱的“网红”文化新地标。其中既有藏书过百万册的图书馆,也有常年开展公益辅导培训的文化馆,还有时常举办“高大上”演出的大剧院等。
今年元旦,来济南旅游的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崔雪洪,专门打车来到济南市图书馆参观。“以前对济南的印象是有趵突泉、大明湖等景点。因为从短视频软件上刷到了济南市图书馆的视频,便过来看看。如果我生活在这里,会天天过来看书。”
1月2日,济南市图书馆公布了2018年的进馆人次数据。根据初步统计,2018年济南市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12万人次,比上一年度增加3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创开馆以来的最高纪录。
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说,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场馆,近年来服务人数大幅度增长。这离不开网友自发传播造成的影响力,但主要是因为各场馆开始“苦练内功”,在提升服务效能上狠下功夫。
2018年被山东定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首先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原则,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总结推广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启用已有5年的山东美术馆新馆,目前已成为济南市东部新区的文化地标和热门游览景点。秉承“一切为了观众”的办馆理念,该馆近年来探索出“一日艺术生活空间”的服务模式,即让踏入美术馆的观众不仅能看展览,还能读书、观影、听讲座、做手工、喝咖啡、吃午餐,在馆内度过充满艺术气息的一整天。
2018年1月至11月,平均每天有1400位观众到山东美术馆“打卡”,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可达到日均5000人次以上。
除了借书、看展、参加文艺培训,另一类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场馆是大剧院。
从2010年开始,山东各地陆续启动了大剧院的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省17个市中,大多数已启用了新的大剧院。凭借扩大几倍的建筑规模和不断引入的高质量演出,大剧院迅速成为山东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打卡”目的地。
启用1年有余的滨州大剧院,如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年多来,大剧院推出了儿童剧、音乐剧、演唱会等很多精彩演出,部分演出场次更是一票难求。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很多文化场馆成为当地群众或游客乐于‘打卡’的文化地标,这说明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加。”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文化处处长冯庆东说,近些年山东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侧改革,积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吸引力,激发了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冯庆东表示,2019年起,山东计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通过评议、建议、表决等方式,引导城乡群众参与公共文化项目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监督,有效保障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记者 苏 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回顾过去一年,众多事件值得铭记。“新旧动能转换大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南方学习”“青年企业家国际峰会”“儒商大会”“外交部全球推介”“全国工商联主席峰会”“香港山东周”……这些前进路上的精彩节点,绘就新时代山东再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波澜潮头...[详细]
今年的济南咋发展?有哪些新的亮点?近日召开的济南各区县两会给出了答案。新的一年里,济南十区二县将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实际,努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让发展更有质量,改革更有成效。[详细]
铁路春运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历时40天。济南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1630万人,同比增加157.2万人,增幅10.7%,日均发送40.75万人。其中直通旅客预计发送630万人,同比增幅9%;管内旅客预计发送1000万人,同比增幅11.8%。[详细]
2019年,济南各区县将继续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与市民利益相关的重大民生领域加大投入,百姓生活将会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2019年,历下区要启动刘智远配建初中等22所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确保龙鼎学校、盛景二幼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交付使用,新增学位9600个。[详细]
三涧溪村干得有劲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说。[详细]
“齐鲁号”班列驶向更广阔天地。这一天,“齐鲁号”欧亚班列从我省4地同步首发,山东成功实现全省欧亚班列资源整合,进入班列统一品牌、统一班次、统一平台、统一支持、统一宣传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