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没毕业收破烂维生 也抵挡不住69岁无棣老人对诗歌的热爱

2019-01-15 10:41:15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村村电锤响,员工安气忙。自古禾烧饭,今朝气做餐。代煤冬取暖,环保无污染。”这是一位69岁老人在亲身体验到广大农村煤改气清洁取暖后带来的诸多好处时,随口吟出的诗。这位出口成诗的老人既不是退休老干部也不是村里的文化人,而是一个以收破烂为生的地地道道的老农——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孟垂华。

  寒冬里的某日,笔者与在无棣县影视家园小区里见到正在收废品的孟垂华。孟垂华,1951年出生于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唐寨村。他是家里的老大,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孟垂华在念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辍了学,在村里务农。改革开放以后,脑瓜灵活的孟垂华丢掉锄头,买了一杆秤,走街串巷做起了收破烂的生意,这一干就是二三十年。

  最近这几年,孟垂华迷上了唐诗宋词。笔者疑惑地问他,为啥会迷上唐诗宋词?他说,有一年在收破烂时,收到一本半新半旧的《唐诗三百首》,出于好奇,便读了起来。一来二去,便迷恋起唐诗来。他告诉笔者,《唐诗三百首》收录的唐诗三百首仅仅是唐诗里的沧海一粟。前年秋冬时节,他去县城里的新华书店收废品,见到一本《唐诗全集》,爱不释手。他一看书价98元,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他无奈地说,近100块钱的书,要收多少破烂才能买得到啊?!去年春天,对那本梦寐以求的《唐诗全集》仍然念念不忘的孟垂华再一次去新华书店收废品时,顾不得做生意,捧起《唐诗全集》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书店里的工作人员早就认识孟垂华这位爱唐诗的收废品老人,见他如此渴望得到《唐诗全集》,就便宜他10元钱,以88元的价格卖给了孟垂华一本《唐诗全集》。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进士叫孙洙,他在编辑《唐诗三百首》序言中,曾写过这么一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啊,经常读唐诗,即使自己不会作诗也会吟诵。不过,孟垂华不但能熟背唐诗里的经典诗句,而且还能作诗。他对笔者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无棣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种麦子、收麦子,40年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双手翻地、耙地、点种、收割,他随即作诗道:“千家万户庆丰收,农民挥镰收割忙。”他又说,40年后,种麦、收麦全程机械化,并有感而发,现场作诗二首:“芒种麦色黄,百姓不慌忙。亩产超千斤,全部用联合。”“三秋时节到,遍地机械响。种地不用愁,铁牛来帮忙。”

  笔者饶有兴致地问孟垂华:“孟大哥,你能用诗的形式来概括一下改革开放40年来无棣的变化吗?”孟垂华爽快地说:“前几天刚刚作了一首这方面的小诗,俺念给你听一听,符不符合咱县的实际?”

  随即,孟垂华一边整理着废品一边大声朗诵道:“想盖屋前出厦,想买车桑塔纳。腰间挂着BB机,手上不离大哥大。骑的东西有冒烟的,看的东西有带色的。要通话有两头弯弯的,要娱乐有四四方方的。夏天热多吃两头带尖的,冬天冷屋里有呼呼冒气的。煎炒烹炸有液化气,鸡鸭鱼肉有电冰柜。幸福的人家都拥有,拥有的人家都幸福。美哉喜哉无忧哉,不亦乐乎!”孟垂华向笔者解释道,“冒烟的”是指摩托车,“带色的”是彩色电视机,“两头弯弯的”是固定电话,“四四方方”是VCD,“两头带尖的”是冰激凌,“呼呼冒气的”是暖气。

  孟垂华创作的诗,严格上说,既不是律诗也算不上打油诗。孟垂华坦言道,平日里,自己不好养花弄草,更不好钓鱼遛鸟,除了走街串巷收破烂外,就喜欢读诗、背诗、写诗,写诗也只是自娱自乐而已。孟垂华对笔者说,近年来,从中央到乡村,环保工作抓得紧抓得严抓得有成效,天变蓝了,水变绿了,老百姓们的居住环境变美了。意犹未尽,他即兴赋诗二首:“冬夏常青松柏树,青山绿水是财富。禁烧秸秆防扬尘,蓝天白云良田肥。”“人人有责抓环保,青山绿水雾霾少。蓝天白云美如画,金秋硕果映云红。”孟垂华又说,自古以来,在乡下,“喜得贵子”是天大的喜事。不过,计划生育这几十年,家里没添男丁的总是高兴不起来,似乎矮人一等。现在好啦,国家不但允许生二胎,还鼓励生二胎,这让那些盼孙子的“老封建”们笑逐颜开,有了希望有了盼头。于是,孟垂华作诗道:“喜鹊登枝喳喳叫,二胎政策顺世道。当今生活真美妙,添娇生子齐欢笑。”

  当孟垂华将废品打包、过秤、装车后,他的手机响起,笔者赶紧提醒他:“是老客户来的电话吧?又来买卖啦!”孟垂华随口应道:“俺的新客户老客户着实多,多如星辰数不胜数!”孟垂华还即兴赋诗一首:“实实诚诚收废品,平平安安做生意。脚踏三轮县城走,新老客户常招手。”

  孟垂华对笔者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到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演播大厅看一看。平时,孟垂华不怎么爱看电视,但每期的《中国诗词大会》必看无误。他遗憾地说,自己就是一个收破烂的,咋能登上央视大雅之堂啊。

  新年伊始,孟垂华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试着写对口相声和山东快书,他为笔者说了一段仅打腹稿的山东快书——《赞无棣》:“神州大地红烂漫,表一表山东无棣县。无棣县,齐鲁大地最北边。阳信县是南邻,往西一指是庆云。往东看沾化县,东北就是渤海岸。往北看是河北,省界就是漳卫新。说完周边,说古迹。说古迹古迹有,听俺慢慢说从头。汉刘邦打天下,天大的困难都不怕。刘邦项羽争输赢,韩信屯兵信阳城。海丰?唐朝建,尉迟公亲自来查验。康熙七年一场灾难,千年的宝?拦腰断……”

  时序已进入腊月,新春的脚步接踵而至。当记者征求孟垂华能不能为广大读者朋友们作一首诗时,他略一沉思,便充满激情地大声朗诵起来:“世界发展属华夏,神州大地美如画。中央为民施仁政,百姓欢乐在今朝。二零二零奔小康,时刻不忘党中央。”

  大好河山桃红柳绿春风渡,小康社会国泰民安喜气生。在此,祝愿孟垂华老人写出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诗歌作品,讴歌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今年春运1月21日开启,持续40天 全省旅客运量预计将达4600万人次

    timgCAOZ19S1.jpg

    道路、水路、城市交通与铁路、民航加强运输衔接服务,强化客流、班次、时刻上的对接,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布客流预测报告,多渠道发布道路路况、车流信息,引导车辆合理安排出行线路。[详细]

    01-16 07-01大众日报
  • 大市场综合监管开局之年,山东将全面发力探索信用风险分类监管

    timgCAD909LD.jpg

    2019年是我省大市场综合监管的开局之年,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统一了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监管环节的省市场监管局,今年将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竞争执法、安全监管、质量强省等方面全面发力。据悉,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多证合一”“...[详细]

    01-16 07-01大众日报
  • 济南7月1日实行国六排放标准,现有的车辆不受影响

    timgCAY3AA8R.jpg

    对此,济南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动车污染防治越来越成为我们济南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雅菲刘雅菲写留言齐鲁晚报济南事业部记者。朱洪蕾写留言齐鲁壹点编辑,欢迎来稿  [责任编辑:朱洪蕾][详细]

    01-16 07-01齐鲁壹点
  • 青岛设奖补资金 兴建装配式建筑最高奖500万

    timgCATH4557.jpg

    为了鼓励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市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日前下发通知,设立“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类奖补资金”和“装配式建筑奖补资金” 对具备示范作用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奖励,奖励资金最高可达500万元。 [详细]

    01-16 07-01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山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2018年11月28日,聂作坤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2月3日,谭业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2月14日,刘士合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对王传民这样的“老虎”,山东省纪委省监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严肃查处,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详细]

    01-16 07-01大众日报
  • 春运高速堵车非小事!山东:连续堵超15公里要报省长

    2019全省春运电视会议15日召开,《2019年山东省春运工作组织保障方案》同时下发,其中提到,高速公路连续拥堵超过10公里时,运营单位要立即通过春运领导小组办公室报省政府分管省长,超过15公里时要及时报省长。[详细]

    01-16 08-01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