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临沂费县发展纪实

2019-01-13 18:41:13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这首《沂蒙山小调》,多么优美动听。

  作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如今的费县在经济上成为临沂市9县中发展最快、最具实力的县,可曾经的费县,却是山东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和20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县区之一。

  费县的变化值得关注,费县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1978年费县生产总值为1.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有143元,而2018年的费县生产总值可达3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5元。

  这么大的飞跃,费县是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

  近年来,费县以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木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和新材料产业园区五大加工制造业园区为目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在高质量发展中,让不尽“绿色”滚滚来。

  为了产业升级、为了绿色发展,费县很大气,每年技改投入不低于100亿元。

  费县过去最突出的一个污染源就是板材行业燃煤锅炉问题。 板材生产区域“家家建锅炉,户户冒黑烟”,一年到头乌烟瘴气。

  这可是费县最大的支柱产业,怎么办呢?

  发展之大道,“绿色”不动摇,壮大提升一批、搬迁转移一批、关停取缔一批,坚决实施环保整治。

  作为全国三大板材基地之一的探沂镇,镇党委书记黄宗国说,关停取缔400余家企业,对10吨以下1000多座燃煤小锅炉全部拆除。

  那供热怎么解决呢?

  “投资12亿元建设了热力项目,板材产业集中供热。”

  费县发展上有浓浓不断的绿意,山上就有生生不已的绿色。

  费县大小山头1400多座,森林覆盖率达到46.9%,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9%,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离子含量多达220万个,是普通空气含量的2200倍,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9.5平方,超过国家标准,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养生长寿圣地。

  费县不尽山多,水也多。境内大小河流103条,水库82座。好山好水,怎么样连起来,推动全域旅游?

  修路,村村通公路,路通,一通百通。群山间的蜿蜒盘旋的柏油路上,峰回路转,景象万千。这路,是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

  费县在许家崖片区、马庄镇等地高标准建设优美乡村线路200余公里,沿途形成了“村村有度假区、户户都是农家乐”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来到许家崖,这里建成的28公里农村路,连接着八里庄、景山、梨花湾、南峪、许家崖等10个行政村、40余个自然村,该地仅去年就新增农家乐63家,接待游客达26万人次。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好看就有吸引力。全县年接待游客由五年前的500万人次提高到目前的12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由35亿元提高到125亿元。

  费县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英明论断!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

  听着老百姓快乐地唱出这样的歌声,再看看费县党建,真的所唱不虚。

  加强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费县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费县人那股干事创业的劲头,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那个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当下最需要的,是永远需要的!

  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说:“县委作为全县领导核心,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是最紧要、最核心的任务。”

  费县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在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中推行“三诺两考一平台” 履职纪实管理服务模式。

  “三诺”即:亮诺、践诺、兑诺。“两考”即:日常纪实考评、定期纪实考核。“一平台”即:费县党员干部履职纪实平台。

  费县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让每名党员干部岗位有职责、工作有目标、干事有平台、评价有标准,使党员队伍管理服务更为直观具体,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全覆盖、无缝隙。

  费县提出了打造具有“四铁”精神和“六干”作风的新型干部队伍。“四铁”即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六干”即想干、敢干、会干、苦干、实干、干成。党员干部竞相实干,敢担当,善作为,在这里蔚然成风。

  自2014年以来,连续开展“三十三百”评选表彰活动,每年评选“十佳功勋企业家”“十大先模人物”“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年初开表彰大会的时候让他们坐主席台,享受高规格政治待遇;评选“百名创业创新标兵”“百名行业技术能手”“百名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在台下坐方阵,强化荣誉激励。

  2014年以来共交流调整科级及以上干部1000多人次。他们还推行县乡中层干部竞岗、循环、轮岗交流制度,累计跨部门交流1798人次,交流面达到63%。

  费县形成了“干事光荣、干事有位”的正向激励机制。

  他们通过持续深入抓好党的建设,使每个党支部都成为一个“动车组”,每位党员干部都成了一个“动力源”。

  2014年,费县卫生和计生两个系统整合,近6000人,这么一支队伍如何带?

  “管好队伍关键在党员。” 党组书记、局长王瑞鸿深有感触地说,“新动能、旧动能,党建是第一动能;新思路、老思路,党建是第一思路;新办法、老办法,党建是第一办法。”

  他们首创“过程留痕、管理有形、动态纪实、跟踪评价”党员管理新机制,建立全员亮诺兑诺、全员履职纪实、全员量化考核电子化系统。

  在这里,每位党员都戴着党徽,办公桌上都摆着党旗,优秀党员放着党员先锋岗标识牌。

  戴着党徽的王瑞鸿,时时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天早上7:30就会赶到办公室,而且加班加点是常态。他常说:“我最大的爱好是工作。”

  2017年8月15日上午,王瑞鸿突发脑溢血,倒在岗位上。从昏迷中醒来后,他想到的还是工作,竟然瞒着医生和家人写下376个字的当前工作安排。他断断续续写了1个多小时,最后连笔都握不住了。

  病情稍微康复,他交待家属“来看望病情一个不见,来汇报工作一个不能耽误”,病房成了会议室,病床就成了办公桌。

  术后不满一个月,他就重返工作岗位……

  2018年3月,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作出批示:“费县卫计局党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形成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格局。”

  临沂市长孟庆斌作出批示,要求复制、推广这一“费县样本”。

  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研究工作暨费县模式观摩会议在费县召开。

  不到两年的时间,500多批次,4万多人次,中组部、中央党校和河南、安徽、青海等省内外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加强党建,带动了费县方方面面大变化。举例来说,这里办事好办了,“费县办事不费事”成为亮丽的品牌。

  山东恒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军在费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记者问他感觉如何?他满脸喜悦地感慨:“过去办事跑多次,现在办事一站式,不仅程序简化了,事好办了,工作人员还笑脸相迎了,变化真是大!”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在费县,这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真的像歌里唱的“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在费县,“人民至上”得到充分体现。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8.6%,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80%以上。

  费县全面启动了涵盖放心食品、放心教育、放心医疗、放心救助、放心消费、放心生态、放心生产、放心营商、放心金融、放心治安等10多个方面的“放心费县”建设工作。

  “放心费县”叫人放心,这项工作开展得深入人心。

  费县提出了民生“十有”目标,聚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了投资30亿元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镇村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等民生十大三年计划,努力到2020年让全县人民享受到全市一流、全省中上游的小康水平。比如,针对教育的差距,他们这几年累计投入15亿元,推动城乡教育硬件水平达到全市全省领先。

  费县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对城区范围内剩余的2万户棚户区,计划每年改造5000户以上,力争“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

  以人为本,为民造福!

  县委、县政府正是有这种为民情怀,当面临取舍的时候,天平就向着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这一边。在东城新区建设中,依托一条小河,建了600亩的湿地公园,打造了“城市绿肺”。

  有的同志说太可惜了,300万元一亩,600亩是18个亿。

  可县里还是建成了公园,他们明白,挣钱是有价的,让老百姓诗意地生活是无价的!

  全县60岁以上城乡居民每人每年享受1416元的基础养老金;设立2000万元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在子女每月给予老人赡养费不低于100元的前提下,按照70岁、80岁、90岁以上三个档次,分别给予20元、30元、50元的补助,贫困户放宽到60岁,解决了7.1万名70岁以上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同时,县财政为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全部购买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全县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费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0.07岁,高出全省78.5岁的平均水平。百岁以上老人126位。百岁老人每人每月领取600元长寿补助金。

  在西王庄村,09岁的张胜英老人眼神依然很好,拿来了针和线,仅用两秒钟就引上了线。

  女儿王庆兰自豪地说:“俺娘眼睛可好使了!战争年代,经常不分黑白昼夜给咱部队赶做军鞋,俺娘最多一年做了二十七双军鞋!”

  问到老人的长寿之道,她乐呵呵地说:“俺费县,山好、水好、空气好、社会好,日子过得舒坦,人就长寿了!”

  费县人民“喜洋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18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4个重点贫困村全部摘帽。

  来到崔家沟原来所在的山峪,这里曾有个孩子冬天吃桂圆噎着,因为山路崎岖,没来不及送到医院,在路上就夭折了;有个小伙子在南方谈了对象,姑娘来到老家一看,死活不同意嫁过来。

  如今,这里投资2.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土地整理,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原村能人大户经营等方式整体开发,成立了5家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落地农业项目10个,投资额达到11.3亿元。

  这里,打造了集梯田观光、赏花采摘、休闲度假、旅游扶贫示范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和江北最大的梯田地貌风景区。

  崔家沟村原来全村由15个自然村组成,530户1670人,其中贫困户近一半。被周边群众戏称为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娶媳妇难“五大难村”。

  崔家沟村2015年着手实施易地搬迁,2016年3月整体搬迁入住。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该村整体搬迁至镇驻地,在社区及周边建设了木业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和居家灵活就业中心“两园一中心”,确保了各个层面的群众都能充分就业。

  搬迁下来后,不到1年时间,全村28个光棍有27个娶上了媳妇,在当地成为美谈,支部书记喝了26场喜酒。

  如今崔家沟的新驻地,一栋栋新楼,透过窗子闪出明亮的灯光。晚饭后,人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娱乐。锣鼓声响起来,乐曲声响起来,幸福的歌声唱起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经略海洋,山东要当“主攻手”

    QQ图片20190114075519.png

    爱吃大葱,喜欢吃海鲜,性格热情幽默,习惯简单质朴的生活……在山东工作生活了30余年,成长于南方的陈国明身上深深烙下了山东人豪爽、大气的印记。随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搬迁,2011年,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装备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国明从东营来到青...[详细]

    01-14 07-01新锐大众
  • 山东设立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 5年综合授信3000亿元

    QQ图片20190114075256.png

    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优势,破解涉农项目投融资难题。日前,山东省发改委、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联合设立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助力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详细]

    01-14 07-01新华网
  • 济南定制公交备战寒假 满30人就开通,多种方式可预约

    QQ图片20190114080005.png

    目前济南各大专院校开始放假,近期将迎来客流高峰,途经火车站的18路、途经长途汽车总站的69路和BRT1路、途经长途汽车东站的99路,以及相关衔接线路62路、79路将加密班次,为市民出行提供优质服务。[详细]

    01-14 07-01齐鲁晚报
  • 2019青岛地铁开挂了!4、8号线最新进展!

    QQ图片20190114075752.png

    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通车后,将在人民会堂站、错埠岭站与3号线实现换乘,在泰山路站、辽阳东路站与2号线实现换乘。胶州市政府回答网友提出有关地铁8号线的问题时,表示地铁8号线计划2020年6月开通胶州北站到青岛北站段,2021年全线竣工通车。[详细]

    01-14 07-01爱青岛
  • 山东省将实施2019全球市场拓展行动计划

    记者近日从第四届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新挑战,立足山东出口新变化,我省将实施2019全球市场拓展行动计划,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升省内展会国际化水平,对企业境外参加展览会、建设公共海外...[详细]

    01-14 08-01新锐大众
  • “沂蒙六姐妹”冀贞兰之子来济治病 三次手术后仍昏迷不醒

    “沂蒙六姐妹”冀贞兰之子来济治病。术后医院里就给下发了欠费通知单[详细]

    01-14 08-01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