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
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
喝了腊八粥,离新年又进了一步!
腊八节里传说多
你可知,农历十二月为啥叫“腊”月
说起来“腊八节”的由来,先来考考你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要叫“腊月”?
原来,古时“猎”字与“腊”字相通,人们用猎获的野兽作为祭品举行大祭,古人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
上古时代的“腊祭”主要内容是感谢诸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礼记?月令》曰:“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秦朝时,农历的十二月开始作为岁终的“腊月”固定下来,只是具体日期不定。
直到汉代,“腊日”,即腊月初八才得以明确。
到了南北朝,人们在腊八不仅祭祀天地神灵,还要供奉祖先,祈求丰收吉祥。
历史悠久的腊八节、有很多传说,你都知道吗?新锐大众这里为你一一道来。
传说一、朱元璋受难说
话说当年朱元璋在牢中受难,饥寒交迫的朱元璋在地里扒出来了稻、黍、麦、黄豆等食物,朱元璋在锅里把这些东西给炖了吃了,这些东西救了朱元璋的命。后来朱元璋成了明朝的皇帝,为了纪念他在牢中的日子,他把那天定为腊八节,习俗就是吃五谷杂粮煮成的粥,美名曰:腊八粥!
传说二、赤豆打鬼说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怀念岳飞说
传说腊八源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带兵进入朱仙镇,当时正是严寒的冬季,岳家军饥寒交迫,体力不支,百姓相继送来五谷杂粮来给将士们吃,岳家军把百姓送的杂粮煮了吃了,大败金军,取得了胜利。这天刚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风波亭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岳飞,就在这天把五谷杂粮煮了吃了,表达对岳飞的怀念。
传说四、秦皇修长城说
起源于秦始皇。相传,秦始皇号召天下工人来修长城,工人奉命而来,在修建长城期间,常年不得回家与家人团聚,粮食全靠家人送。有的工人家太远,得不到粮食的补给,就饿死在了长城上。有一年正是严寒的冬天,几个粮食少的民工把各自的粮食放在一起煮了,没人喝了一碗。但是,几天后还是饿死了,为了悼念这些工人,人们在腊八这天就喝腊八粥以纪念这些工人。
无论,腊八起源于那种传说,承载的都是人们的祝福与期盼!
一勺腊八粥,开启浓浓年味
咱山东人,除了喝粥,还要干这些事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
在腊八节,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各地的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原料因各地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别,一般是以各种米豆枣栗之类为主,如大米、小米、红枣、莲子、核桃仁、栗子仁、杏仁、松仁、桂圆、棒子仁、葡萄干、白果仁、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几十种,有的地方还加入肉类等等。取其“八”,意在“发”,求吉祥祝福之意。
煮腊八粥,可有讲究!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下锅点火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除了喝腊八粥,咱大山东还有别样的习俗!
山东腊八节习俗一、扫屋
在山东,“腊八节扫屋”的说法叫得很响亮,简直就像炮打不动的民间“法定日”一样。“腊八扫屋”是为了把一年来的灰尘与晦气通通打扫干净,面貌一新迎新年,家家户户都在这天忙着大扫除。据老辈们说,这天是“宅神”的“卫生环保日”,也到了该干净干净的时候了。
山东腊八节习俗二、吃腊八蒜
腌腊八蒜也是山东的一个老习俗。
对于为什么要腌制腊八蒜,民间也有一些说法。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同音,快到年关了,商家要在这天把一年的收支都算清楚。债主要账时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后心照不宣,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
腊八蒜经过腌制后,大蒜会变成绿色,这是蒜绿素。蒜绿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
山东腊八节习俗三、腌制腊肉
进入腊月之后,从初八这天开始腌制的猪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做腊肉了。其实,腌制腊肉的方法很简单,先把猪肉洗净晾干后,切成大小适宜的方块放置在瓷坛子里,再用适量藿香秆、薄荷叶、花椒皮、姜片、八角茴香及食用盐,熬制成“五味香料盐水”然后把“五味香料盐水”浇在坛子里的猪肉上。为了防止腌制的腊肉因为咸度不足,而出现变质变味或储存时间过短的情况,最好再在猪肉的表面上多撒些盐。这样腌制出来的腊肉不仅质美味香,而且还能吃到来年的五一节前后。
喝下一碗腊八粥,腌上一坛腊八蒜,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渐渐地浓了。过了腊八就过年,大家可以准备年货咋样啦~!
腊八养生注意防寒保暖
小心别被冻掉下巴哦!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腊月初八,正入隆冬,严寒的天气,最易伤人阳气,中医养生指出了在冬季的总原则——“避寒就温”。
早睡晚起
冬季可以适当睡“懒觉”,因为天气寒冷,以早晚为剧,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受寒。《内经》提倡在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晚起是为了固阴精,晚起通常指太阳出来以后起床,睡觉时不要贪睡而蒙头睡。
保暖防寒
白天身穿保暖服、头戴保暖帽,有助于驱除寒气,保持温暖。另外,热水泡脚,也是冬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常饮热粥
“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常饮热粥,对于驱除寒气有直接作用。
总之
小时候,腊八节是年味,是期待。
长大了,腊八节是想念,是乡愁。
从腊八开始,年味渐浓,在外打拼的你我归家的脚步声也近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我们紧紧围绕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工作推动不力三方面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省纪委监委采取提级直办或重点督办等方式从严从快查处。[详细]
济南至济宁将建高铁。推动郑济、济莱、济滨、黄台联络线、济济等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详细]
2019年省级地方两会已拉开大幕,各地又将进入公布上一年度本地区“财报”的时间。哪些省区市将跨入“3万亿俱乐部”?哪些城市会跻身“万亿俱乐部”? [详细]
从最近三年济南新生儿名字来看,“一诺”是最受家长欢迎的名字,位列重名率第一名,其次是“梓涵”和“浩宇”。[详细]
1月11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18年省级园林城镇评价情况的通报》。(一)已经达到省级园林城镇标准的城镇,要再接再厉,对照《国家园林城镇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有条件的要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镇。[详细]
齐鲁网济南1月11日讯2019年1月7日,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1+474”工作体系,明确将交通枢纽建设列为七大攻坚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