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2019年1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发了新闻《济南开通地铁 绕开泉水敏感区》,点赞济南城市发展与保泉并举的做法。
泉城济南首条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1月1日通车,线路全长26.1公里,绕开了泉水敏感区,并采用地下水回灌新技术,尽可能保护泉水。
随着1号线的开通,“泉城”济南正式迈进地铁时代。然而,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济南这样,为是否修建地铁而如此纠结。济南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铁如何穿过地下,与泉水共生,不但牵动着900万济南人的心,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号线位于济南西部,呈南北走向,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全长26.1公里,是一条高架与地下相间的地铁线路。
参与济南地铁规划与建设的专家认为,济南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下泉水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给地铁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保泉的需要,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共同研发出基坑降水保泉回灌一体化装置,通过自动化控制管理,实现基坑降水与回灌同时进行,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路林海说:“1号线所有车站回灌率达到80%,回灌水量1500万吨,相当于13个大明湖的水量。”
“每个车站设了1-2个监测井,实时监测当地的水位情况。从目前情况看,车站的水位和周边水位一致,和开工初期水位基本一致,说明轨道交通没有对泉水造成影响。”路林海说。
1号线为什么建在西部,而不在人流量大的中心城区?李利平解释说:“西部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离泉水核心区较远,我们想通过修建1号线,为后期经过市区的线路积累保泉经验和技术。”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成功解决了盾构机穿越“富水高强灰岩”岩溶区等世界性难题,攻克了下穿京沪高铁、上跨济菏高速桥等重大风险源和技术难关,实现了地铁和泉水的和谐共生。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正在紧张施工,2号线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市政拆迁等工作,3号线计划2020年底开通试运行。济南轨道交通第二、第三期建设规划编报工作也正在进行。
中铁十局1号线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卫长林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他参与了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站点的建设,见证了济南地铁从无到有。他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攻克世界难题,让济南既能享受泉水的福利,也能感受地铁带来的便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山东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山东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开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新局面。[详细]
记者从山东相关部门了解到,山东将建立全省居民健康身份统一注册及主索引标识认证体系,引导居民主动持电子健康卡接受医疗健康服务,推动全省实名就医一卡(一码)通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详细]
设置公益一类事业单位4—5个,一般可称“XX中心”,含镇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挂党群服务中心牌子),以及承担农业综合服务、民生事业、公共文化服务等职责的单位。重点扩大镇在产业发展、城镇规划建设、城镇管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保障、社区管理的...[详细]
青岛首次。西海岸试行政府购买服务招聘136名教师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136名新招聘的教师和专业人员经过“阳光选岗”,进入37所中学、93所小学及5个局机关等不同岗位。[详细]
山东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悬挂光荣牌是拥军优属的一项光荣传统。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获悉,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我省悬挂光荣牌工作。[详细]
2019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新版《条例》可谓十分严格,企业偷产偷排可以直接停止生产供电,超标排污、无证排污最高罚款100万元,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