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青岛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下月起实施
地铁车站车厢内禁发广告宣传品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青岛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26条,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设施配备、安全与应急管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等做出明确规定。《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在车站、车厢内设置以下设施、设备:逃生、报警、灭火、防汛、防爆、防毒、紧急疏散照明、通讯等设施设备;安全、消防、人员疏散等标志;视频监控系统;警务用房、警用标志及相应的通信、防恐防暴等装备。紧急情况下需要乘客操作的设施、设备,应当醒目地标明使用条件和操作方法。在轨道交通隧道、车厢、站台、站厅以及出入口等范围内设置的宣传、广告、商业、装饰等非营运设施,不得影响安全标志和服务标志的识别、设施设备的使用和检修,不得挤占、封堵、遮挡通道,不得影响运营安全。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对非营运设施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办法》规定,禁止下列可能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在出入口、车站、车厢内派发广告、宣传品等物品;在高架线路桥下空间私搭乱建违法建(构)筑物,存放、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在通风亭周边排放粉尘、烟尘、腐蚀性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其他可能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对违反该规定的行为,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有权进行制止或者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同时报告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安全监管、公安、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根据《办法》,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完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应当经过不少于5000公里驾驶里程的培训,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重点岗位人员应当进行理论、实操技能的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发生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立即组织抢救和疏散乘客,同时向市、相关区(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供电、通信、供水等有关单位,应当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指挥处置。发生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采取影响正常运营措施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立即通过车站及列车广播系统等媒体,及时准确地向公众连续发布相关运营信息。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可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规定对设置的宣传、广告、商业、装饰等非营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的;未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综合运营安全自查、专项安全评价的;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和公布运营信息的。(记者 周建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大众日报80年的辉煌历程,对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大众网网络评论《于欢案直播,让公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类二等奖)[详细]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2018年,山东全省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结果良好,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7950亿元,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为79%,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详细]
八成地下水回灌,泉水不受影响。为了保护泉水,济南轨道交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降水回灌一体化设备,这是轨交集团为保护地下水打造的专用设备。[详细]
元旦青岛迎客136万人次进账19亿。青岛新闻网记者从市旅发委获悉,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6.31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实现旅游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15.08%。[详细]
齐鲁网1月1日讯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了解到,元旦假期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广大民警坚守岗位、忠实履职,全力以赴做好节日安保工作。节日期间,各级公安机关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出动巡防警力5.4万余人次、社会巡防力量10.5万人次,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详细]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19年1月1日,全省第四次经济普查入户登记正式开始。上午,副省长、省第四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王书坚到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英雄山社区居委会,视察经济普查开展情况,并慰问一线普查工作人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