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夫妻俩婚后购买了一辆小轿车,由一方父母出资,且登记在一人名下,离婚时这车到底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12月28日,济南中院发布了济南市济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
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于2013年11月27日在民政局登记结婚,双方未生育子女。原被告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原告李某于2014年4月22日向本院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经法院判决不准原被告离婚后,双方感情未能和好。原告李某于2015年1月21日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原被告于2014年3月份开始分居。被告曾因不孕到济南某妇科医院检查治疗。
原、被告婚后于2014年3月28日购买长安牌小型轿车一辆,购买时车辆价值约42000元,车辆登记在原告李某名下。原、被告均认可,该车现在价值35000元。
诉讼中,被告方认可,原、被告结婚前,双方见面时被告收原告8000元;收20000元彩礼钱,被告又返还原告2000元;被告收原告棉絮款1500元,后随着结婚的被子拿到原告处。
据悉,李某父母在李某婚后购车时为其出资,那么,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且登记在一人名下的汽车是否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双方婚后获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该辆汽车是婚后获得,因此应当是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虽经接触和交流后登记结婚,但因婚前缺乏了解,原、被告结婚后不到半年,原告就向本院起诉要求离婚,能够看出双方婚后未建立起良好的夫妻感情,经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未能和好,原告再次向本院起诉要求离婚。且双方自2014年3月份就开始分居,互不履行夫妻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应当认定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对原告李某要求与被告张某离婚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很多人认为汽车也是实行的物权登记制,也应当适用该条规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且登记在一人名下的汽车应被视为仅对出资人子女的赠与,为夫妻个人财产。
这种理解存在的误区:首先,汽车不同于房产,汽车是动产,因此不能适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中关于不动产的规定。其次,由于汽车登记的特殊性,房屋可登记为共同共有,登记在多人名下,而汽车却只能登记在一人名下。因此,虽然该汽车由一方父母出资且仅登记在一方名下,也不可视为一方父母对本子女一人的赠与,应当视为一方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因此,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且登记在一人名下的汽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是审理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予以了框架式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难以认定的情形仍层出不穷。对此,婚姻法解释一、二、三的出台为审判实践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随着实践中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仍需不断出台新规定、探索新思路,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与公正。
为此,济阳法院判决李某与张某离婚,轿车归原告李某所有,李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被告张某该车辆价值的一半17500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云云 崔岩 通讯员 史吉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从那一天起,这张肩负着神圣使命的报纸就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同行,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她是中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80年来从未间断;她经历过世界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578位报人在战争年代献出生命;她是输出人才最广的党报,为其他...[详细]
6月,省委省政府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发出了“一次办结、群众满意”的承诺。截至目前,28项年度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大督查营商环境调查反馈,7项指标,我省有5项指标排名全国前列。[详细]
12月28日下午3时起,我省正式取消鲁苏省界全部5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与江苏省高速公路正式联网运行。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我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没有变化,仍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标准继续执行。分省出台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继续严格在本省范围内执行。对公务...[详细]
省纪委通报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2017年10月,枣庄市卫生计生委为做好2017至2018年度卫生支农工作,从7家市直医院选派58名医生,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15家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为期1年的对口支援,其间每名医生在对口支援医院每月工作不少于20个工作日。[详细]
在山东,加班工资应该怎么算?[详细]
山东审计单位四千余个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省审计厅获悉,全省审计机关围绕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截至11月底,全省共审计单位4165个,查出违规金额155.44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68.7亿元,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828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