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淄博“农字号”品牌

2018-12-24 09:52:43 来源: 淄博新闻网 作者: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于磊 通讯员 刘蕾)淄博,齐文化发源地,《齐民要术》诞生地。这里,农业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特色产品荟萃。如何利用好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叫响淄博“农字号”品牌?

  情系“三农”,心牵民生。日前,带着墨香的《政协淄博市委员会关于推进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摆上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案头,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贡献了政协力量。

  作为年度协商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18年6月开始,市政协组织委员和相关专家,围绕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开启专题调研之路。

  调研不走过场,脚步密密实实。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先后到沂源、淄川、博山、高青等区县,把脉问诊、查找不足。此后,大家又带着问题,前往外省市考察学习,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深入思考、热烈交流,找差距、取真经。

  在界别协商座谈会上,市农业局通报了关于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11位市政协委员围绕我市农产品品牌现状,深入分析研讨,提出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培养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新型产业链等意见和建议。

  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博采众议、集思广益,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交上了一份厚实的履职答卷。

  调研报告指出,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虽有了初步发展,但多为初级产品,处在价值链的最底端,附加值低,存在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少、营销推广不力等问题。

  针对这些短板和弱项,报告给出八条建议:

  ——加快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夯实农业品牌创建产业基础。加强统筹规划,立足地域差异、品种差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产布局,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农业基地和优势产业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多样化发展,突出抓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品牌认证。

  ——突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彰显区域品牌特色。着力推进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统一标准准入退出、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的运营模式,实现品牌农产品生产过程可控制、产品流向可追溯,为农业品牌建设筑牢底线。

  ——坚持科技为先,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聘请国内一流专家组成产业专家顾问团,建立覆盖产区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实时把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做强做优现有高效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提升农产品档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提高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创建管理工作。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寻求产品差异化,推动竞争模式转变,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益。

  ——加快促进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互动发展。坚持以标准化为支撑,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绿色化为抓手,大面积推广普及节肥节药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品牌引领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以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加快建立品牌农产品标准示范和特色样板;在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中,增强特色展示和品牌营销,以品牌促进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品牌公益宣传,树立品牌农产品良好形象。将区域特色、民俗特色融入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讲好农耕故事,使品牌有文化、有底蕴、有魅力。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宣传推介,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

  ——健全扶持体系,完善品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加大对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商标、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健全完善打假协调机制,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调研深,建议实。叫响“农字号”品牌,淄博来日可期。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