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人荣膺“最美退役军人”山东张保国光荣上榜

2018-12-22 06:46: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齐静

  昨天全国20人荣膺“最美退役军人”,我省张保国光荣上榜,常与死神博弈的他说——

  “我是队长,有排爆任务我先上”

  □ 本报记者 齐静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12月21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决定授予20名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希望广大退役军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期望,以“最美退役军人”为榜样,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从军经历,永葆军人品格,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张保国,成为我省获此殊荣的退役军人。

  张保国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战斗在排爆安检工作最前沿,带着七级伤残不断向“死神”挑战,用鲜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履历: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备勤任务1200余次,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10余次,排除爆炸装置和可疑爆炸物140余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多发(枚),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导爆索51万余米……

  1984年,张保国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专业。毕业后,“科班出身”的他被分配到济南军区弹药修配站。部队生活锻造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1999年9月,拥有15年军旅生涯的张保国作为紧缺人才,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

  刚到岗没多久,张保国就遇到了一起棘手案件。1999年12月25日,济南市邮政局邮件分拣处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包裹的重量和标明的内装物品明显不符,怀疑里面有爆炸装置,于是迅速联系警方处置。

  当时排爆工作刚起步,还没有先进的防护器材,作为全市公安机关唯一一名专业排爆手,张保国只戴了一顶从派出所借来的钢盔,找了床被子,小心翼翼把可疑爆炸物包起来,用手捧着,慢慢往外走。张保国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但更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使命所然。“我是排爆队队长,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排爆任务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党龄长谁上!”他说的话,让排爆队队员肃然起敬。

  2005年3月2日,张保国带着排爆队将废弃弹药运往山里销毁,结果废弃弹药中的老旧发烟罐突然泄露起火。张保国推开身边同事,自己却被严重烧伤:全身有8%的面积烧伤,脸部二度烧伤,双手深二度烧伤,落下七级伤残。然而,仅仅时隔两个月,张保国又站到了排爆的工作岗位上。出院第三天,尚在康复治疗期的张保国出现在爆炸可疑物处置现场,和大家一起警戒、研究方案,指导操作排爆机器人和其它装备,圆满地完成了鉴定排除可疑物的任务。

  在军营的时间长了,张保国说自己有“一股子拧劲儿”,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他认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工作本质并没有变,“不管是当军人还是做警察,做的不都是保卫国家、保护百姓的事儿嘛?”

  每一次出警,都是与时间赛跑;每一次排爆,都是与“死神”博弈。每一次执行任务,张保国总是第一个穿上排爆服担当主排手,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

  2018年5月29日,张保国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在授奖仪式上,他举起因伤而无法伸直的右手,郑重地敬了一个礼。这个敬礼刷爆网络,被网友称为“最美敬礼”。

  说起刚刚获得的荣誉称号,张保国表示,将以“最美退役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相关报道

  “拆弹英雄”张保国,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张保国,被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12月2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消息:中央宣传部 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20名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激励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军人、争当先进的意识和行动自觉,经广泛发动、各方积极参与,各地宣传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严格把关、遴选推荐,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在优中选优、集中公示后,决定授予王启荣等20名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启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烈士陵园原园长

  王明礼  贵州省思南县东升森林种养 家庭农场场长

  王贵武  天津市银座集团董事长

  甘  露(女) 广东省广州海关归类分中心三级关税专家

  刘传健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责任机长

  李志强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

  吴洪甫  河北省广宗县件只乡槐窝村村民

  吴惠芳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

  沈汝波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先茂社区工作人员

  宋  玺(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东堂  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原党支部书记

  张保国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

  陈堃源  江西省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林上斗  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周晓东  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郑  璐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电业局输电管理处高级技师

  胡  晨  安徽省枞阳县雨坛镇双丰村村民

  徐文涛  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徐申权  湖北省麻城市殡仪馆火化工

  谢彬蓉(女) 重庆市支教教师

  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希望广大退役军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期望,以“最美退役军人”为榜样,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从军经历,永葆军人品格,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求各地各级党委宣传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做好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和关心关怀工作,切实让他们得荣誉、享尊重、受关爱;要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激励效应,动员广大退役军人倍加珍惜荣誉、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对“拆弹英雄”张保国,大众日报多次突出宣传报道,他的感人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拆弹英雄”张保国:

  愿为初心付此生!

  大众日报记者 晁明春 报道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19年如一日坚持战斗在排爆安检工作最前沿?

  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鼓舞着他一次次临危受命与“死神”展开生死较量?

  张保国,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作训处副调研员、排爆中队负责人,一级警督。一名有着15年军龄的转业军人,一位有着3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了一份不平凡的人生履历:

  199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00余次,排除爆炸装置20多个,鉴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个,鉴定、排除和销毁各类炮弹、炸弹4000余发(枚),先后完成奥运火炬传递、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防爆安检任务1200余次。

  19年来直面生死,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齐鲁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

  2018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他“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我的党龄最长,我先上”

  排爆手,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岗位。

  2008年8月6日晚上,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2天。两家客运公司因为商业竞争发生冲突,一家公司采取了极端办法,将一个装有爆炸物的黑色塑料袋放在对方一辆即将由济南发往外地的长途客车上。

  警情就是命令。当晚9点多,张保国和战友到达现场后,他还没等同事反应过来,已经开始把排爆服往自己身上套。

  大家都知道,谁穿上排爆服就意味着谁要与爆炸物零距离接触,就等于直接触摸“死神”的脉搏。面对同事的多次请缨,张保国摇摇头,摆摆手,还是那句铮铮的钢铁誓言:“我是排爆队长,第一排爆手;我的党龄最长,有排爆任务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的党龄长谁上。”说完,他便坚毅地向长途汽车走去。

  张保国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1984年,张保国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专业。毕业后,“科班出身”的他被分配到济南军区弹药修配站。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锻造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上世纪90年代,当战争年代遗落的各种炸弹、炮弹逐渐在工程施工中被挖掘出来时,处置销毁这些危险品成为当时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拥有15年军旅生涯的张保国作为军区特殊人才,被破格引进到济南市公安局。从此,他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延续到公安排爆事业中。

  此刻,张保国又一次面对一个足以让人瞬间消失的爆炸装置,这种心理压力是别人无法体会的。经他仔细观察判明,该爆炸品是由蓄电池、汽车中控设备、装有约1.8升汽油的塑料筒和浸满汽油的海绵组成,并有远距离遥控引燃装置的遥控炸弹。8月份的天,穿着80斤重排爆服的张保国,浑身上下就像刚水洗过一样。最终,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过硬的技能成功拆除炸弹。这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了,还没来得及脱下排爆服的张保国一下子瘫倒在地……

  “事不避难、知险不畏,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就是这个穿着80斤重排爆服孤独前行的身影,诠释着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赤胆忠心,描绘出忠诚的底色。

  和“死神”进行智力较量 

  排爆工作,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半点失误,都可能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和“死神”比拼,不仅是胆量和意志的较量,更是智力和技术的较量。

  “犯罪分子懂的,我要比他更懂。”张保国说。为了百分之百的完美,他始终坚持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掌握排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提升排爆实战本领。

  2016年10月2日,我省某市发生一起爆炸案。张保国作为省内排爆领域的尖兵,临危受命奔赴现场。临时爆破小组成立时,领导怕炸弹装置复杂、人手不够,准备安排十余人参与炸弹销毁工作。张保国摇了摇头,用那只历经过火与伤的左手,伸出了三个手指:“我们三个人就足够了。”

  临时爆破小组成立了,张保国担任组长,制订了严密周全的排爆工作方案,三人身穿排爆服,仔细研究可疑爆炸物,及时判明了爆炸装置结构,并画出了详细电路原理图。“应该剪这一条线。”张保国伸出手指,指了指里面那根决定着三人生死的线。最终,五枚爆炸物被成功处置。

  熟悉的同事都了解,面对未知的危险,张保国有着自己的“三最”原则:用最少的人数参与,用最少的次数接近,用最短的时间拆除。为此,他时刻不忘向书本学理论,向同行学技术,向实践实战学经验,自费购买了机械、电子、化学、心理和排爆等专业书籍学习,深入钻研新型爆炸装置的起爆原理和组拆技术,全面革新排爆机械手,指导研发车底安检系统,组织编写了全省重大安保防爆安检教材课件,逐步成长为一名全国公安排爆战线上的领军尖兵,被省公安厅评为“齐鲁公安英才拔尖型人才”,成为中国防爆安检专家委员会14名专家委员之一。

  打上马赛克的“无名英雄”

  和平时期,排爆线就是生死线。张保国说,每一次排爆,都是走向一个“充满着意外与危险的战场”。

  2005年3月2日,张保国照例带着排爆队将废弃弹药运往山里销毁。就在他给现场媒体记者讲解效果过程时,废弃弹药中的老旧发烟罐突然泄露起火。“快跑!”张保国大喊一声,双手用力推开身边的记者和同事,紧接着飞快冲到火药堆旁踢飞了发烟罐。但他还没来得及跑开,火药堆就在瞬间蹿起了十米高的大火,将他包围……

  在医院清醒后,张保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妻子:“给爸妈打个电话,说我要去北京出差一段时间,不方便给家里打电话了……”他还一再提醒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千万不要报道我的名字,不要传播我的照片和视频,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受不了。”于是,“一个无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一组被打了马赛克的英雄照片和视频”的报道广泛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

  这次事故,张保国全身有8%的面积烧伤,脸部二度烧伤,双手深二度烧伤,落下七级伤残。至今,他的手指直的握不上,曲的伸不直。两次住院,四个月治疗,多次植皮、矫正手术,身上因两次大面积植皮留下了两道50厘米长的疤痕。

  然而,就在事故22天后,在德州老家的母亲还是从一家电视台,得知了儿子受伤的消息。当看到儿子裹满纱布躺在床上的画面时,老人吃饭的碗都端不住掉到了地上。次日一早,老人坐第一班长途汽车赶往济南。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儿子,老母亲只喊了一声“我的儿呀”,便泣不成声。第二天,24小时都没休息的母亲被送回了老家,由于担心过度,老人刚进家门就栽倒在地,从此半身不遂。十多年过去了,张保国每次回家看望老人,父母亲总是会说“我们都挺好的,你不用担心,快忙你的工作去吧”。

  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张保国对父母、妻女的柔情和爱,只能化为一次次的愧疚和遗憾。“妻子是粮食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从结婚到随军再到成为警嫂,福没享多少,光跟着担惊受怕了。”张保国哽咽着说,妻子最害怕的就是半夜响起的电话铃声,每逢有警情,妻子灯不熄、人不睡,就那么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等。

  “献身公安排爆事业永远无悔,保国为民历尽危难无上光荣。”这就是张保国的铮铮誓言,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