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眼回眸四十年 -82】姜 妈(1995)

2018-12-21 09:51:00 来源: 山东新闻摄影 作者:

在山东省海阳县,人们习惯称姜淑卿为姜妈。 

姜妈挺憷记者,她说65岁的人了,时间贼贵。她的时间都耗在工地上了。有一天早晨,她沿海边散步,1个小时过去了还没走出工地,她说:“这条7.5公里的海岸线只是工地的边。”    

海阳贵族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姜妈这片工地的名儿,占地万亩,是台商投资2500万美元按国际比赛规则修建的高尔夫球场。

台商只管起名儿和投资,剩下的一切都交给了姜妈这个总经理。她说他们要累死我这老婆子!

姜妈喜欢干的事谁也拦不住,她不喜欢指挥,“有我老婆子指手画脚的地方肯定有问题。”她喜欢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光说不练,算什么屁官!” 她一边操着海阳腔大声吆喝着,一边挽起衣袖从卸下的沙中捡石头,一块十几公斤重的石块,她“嘿!”一声就上了肩。

姜妈小时候当过儿童团长,16岁那年就入了党。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她任海阳县工艺品厂厂长。

这些年,姜妈正是凭着一股子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作风和拚劲,把一个草制品小作坊变成了拥有7个现代化企业的集团公司,  产品畅销56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8200万美元,为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

有人说,姜淑卿土得掉渣,但更多的人说她是海阳的“县宝”。姜妈搞外交真有一套,50多岁时她就频频与外商接触,连连创建了7个三资企业。她说:“合资先合心,心合事才成。”

姜妈是全国劳动模范。几十年来,她开发创新应得奖金累计达13万元,她分文没要。1993年,她一次引进外资8000万美元,县里按规定奖给她80万人民币,她又婉言拒绝。

姜妈每次出差,总是先带足鸡蛋、咸菜、馒头……饿了,路边一蹲就打发了肚子。长期奔波操劳,姜妈落下了严重的胃下垂。每天早上,她都由老伴扶着,靠在墙上倒立几分钟,然后在腹部扎上绷带,再匆匆上班。即便这样,她都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岗,从没有皱过眉头,总是朗声朗语,一副“乐天派”的样子。

茶余饭后,姜妈很喜欢和小青年来上一段卡拉OK:

“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过大河,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支歌。”而每当唱到这里,姜妈总是那样投入,浑身充满了力量。

大众日报记者  钱 捍  摄影报道

刊于《大众日报》1995年9月9日

刊于《大众日报》1989年9月17日

钱眼档案

一辈子闲不住的姜淑卿

姜淑卿,女,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党员。 1931年出生,先后担任海阳县草制艺品厂厂长、海阳工艺品集团公司总经理、海阳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姜淑卿以发展海阳经济、富裕海阳百姓为已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始终坚持开拓进取、勇创一流,取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引进8个三资企业,白手起家创建了16个新兴企业,其中引进的海阳旭宝高尔夫俱乐部成为海阳第一个投资过亿元的独资项目。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后,姜淑卿仍然为海阳的发展献策献力,数十次成功引进外资,并拒收各类奖励,为促进海阳经济发展建立了新的功勋。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轻工业部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人文情怀   经典关注

山东新闻摄影与您同行!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0531-83197516

投稿邮箱:sdpic@qq.com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