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出炉 布局幸福等区片

2018-12-21 10:21:00 来源: 胶东在线 作者:

  一、规划范围和年限

  规划范围为912平方公里中心城范围。规划年限为2015-2030年,近期为2020年。

  二、公交发展战略与目标

  按照国家公交都市考核要求,从公交发展总体水平、设施供给、运营效率、安全舒适、节能减排五个方面提出了13项近远期指标。

  公共交通发展目标表

  

  指标类别

  核心指标

  单位

  公交都市考核值

  现状值

  规划目标值

  (2020年)

  规划目标值

  (2030年)

  总体水平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分担率

  %

  45%

  35%

  37%

  45%

  公交走廊500米覆盖的居住人口比例

  %

  /

  80%

  ≥85%

  ≥90%

  公交走廊500米覆盖的就业岗位比例

  %

  /

  83%

  ≥85%

  ≥90%

  供给水平

  站点500米覆盖率

  %

  90%

  70%

  ≥80%

  ≥90%

  公交线网密度

  km/km2

  3.0

  2

  ≥2.5

  ≥3.0

  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

  标台/万人

  15

  14

  15

  16

  公交车辆进场率

  %

  85%

  70%

  85%

  100%

  运营效率

  高峰平均运营车速

  km/h

  5%提升/年

  22

  ≥24

  ≥28

  高峰期平均准点率

  %

  /

  60%

  70%

  80%

  组团间公交平均出行时耗

  分钟

  /

  50

  ≤45

  ≤40

  安全舒适

  公共交通责任事故年均死亡率

  人/万标台

  ≤4.5

  5

  ≤4.5

  ≤3.5

  高峰期站位半满和拥挤比重

  %

  /

  40%

  ≤35%

  ≤25%

  节能减排

  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

  %

  ≥80%

  65%

  ≥80%

  ≥90%

  三、公交枢纽规划

  公交枢纽总体分为对外客运换乘枢纽、组团级换乘枢纽、片区级换乘枢纽三个层次。规划布局主辅结合对外客运换乘枢纽体系,以及组团级换乘枢纽,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换乘点结合,和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和组团中心结合,支撑公交网络模式转变;与片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构建片区级公交枢纽,支持片区内公交客流集散。

  四、公交线网布局

  规划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中运量公交为补充,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并存发展的复合公交模式,构建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公交系统。总体上采用客流产生源直接连通式为主、客流接驳集散式为辅的公交线网混合布局模式。

  1、中运量公交规划

  在《烟台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基础上,本次规划重点研究了中运量公交系统布局,明确了中运量公交应承担运能补充、服务延伸、客流培育三类功能。对于中运量公交制式选择,通过研究推荐采用快速公交BRT系统。

  2、常规公交线网规划

  在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架的基础上,常规公交线网形成快线-干线-支线三级网络。

  常规公交快线沿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设置,主要承担长距离、跨组团快速出行,站点间距大,联系组团客流吸引点和主要枢纽。

  常规公交干线主要承担相邻组团中等距离出行,依托主、次干路设置。

  常规公交支线主要承担组团内部及相邻组团的短距离出行,重点在幸福片区、芝罘旧城区、开发区片区以及福山旧城区布局,深入主要客流集散点。

  

  远期公交干线规划分布图

  五、公交场站规划

  公交场站规模标准按照200至220平方米/标台控制,规划逐步建立公交场站配建制度。(来源:烟台市规划局网站)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