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沂蒙红嫂张淑贞今晨去世,享年104岁!

2018-12-21 08:18:00 来源: 沂蒙晚报 作者:

  据沂南县委宣传部消息,

  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

  于今日清晨6点01分在家中去世!

  享年104岁!

  听到这个消息,让人十分悲痛!

  这位百岁老红嫂永远离开了我们……

  张淑贞,女,中共党员,

  百岁沂蒙红嫂,

  1914年9月出生于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

  后嫁到东辛庄,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

  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的母亲。

  她也是临沂市党龄最长、

  年龄最大的沂蒙“红嫂”。

  在张淑贞家,

  三代红嫂用生命和热血支援革命,

  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

  宛如清清沂河水,奔流不息。

  “沂蒙母亲”王换于

  被誉为红嫂家风光荣传统的开创者,

  而张淑贞被称为爱党拥军的接力者。

  红嫂张淑贞带领女儿、外孙女缅怀亲人王换于

  抗战时期,

  她家做为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

  首长机关所在地,

  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首长

  曾长期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

  当时,

  婆婆王换于担任艾山乡副乡长,

  带领全家为八路军做军鞋、筹军粮,

  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救助八路军伤病员。

  2017年9月28日,沂蒙红嫂张淑贞和小学生一起绣党旗,并向孩子们讲述她和婆婆抗战支前的故事。

  张淑贞和婆婆王换于一起

  创办战时托儿所,

  抚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

  其中就有徐向前的女儿小何(乳名),

  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女儿罗琳,

  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

  而自家的四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于爱梅(右)与家人分享“全国文明家庭”殊荣,张淑贞(中)老人看到有关自己家庭的报道很是开心。

  张淑贞老人的女儿于爱梅

  是一位退休教师,

  她红嫂家风的发扬者。

  于爱梅从小听着奶奶和母亲讲述

  “创办战时托儿所、救护伤员”的故事长大,

  铭记“没有那些革命烈士

  就没有咱们今天好日子”的教诲。

  2004年,于爱梅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

  正式从母亲那里接过了曾经纳过军鞋、

  缝过军衣的“红嫂针”,

  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拥军优属事业,

  倡导成立“沂蒙红嫂协会”,

  和协会的姐妹们到部队拥军,

  看望老英模、老红嫂,

  给子弟兵送去拥军鞋垫5000多双,

  作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

  于爱梅和母亲张淑贞一起纳鞋垫

  从2011年开始,

  她又到红嫂纪念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累计作报告1000多场,

  向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讲述奶奶及母亲等红嫂的事迹,

  传播“爱党拥军,永远跟党走”的红嫂家风,

  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爱党爱国、敬业奉献。

  2016年,

  张淑贞家庭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2016年12月,

  张淑贞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作为家庭代表,

  于爱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舞剧《沂蒙颂》中的唱段,

  既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

  更是一曲沂蒙红嫂的赞歌。

  从王换于到张淑贞,

  再到于爱梅,

  一家三代人从战争岁月走到和平年代,

  始终以爱党爱国的情怀,

  谱写着大爱大义的感人乐章。

  张淑贞老人去世了,

  她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她是沂蒙精神缔造者也是传承者之一,

  老人用一生诠释了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

  愿红嫂精神宛如清清沂河水,奔流不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